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练习+答案

(2019-01-07 12:21:27)
标签:

练习

收藏

分类: 教育教学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要求:将划线的内容抄写在课本的最后一页。

*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一、说明文分类

1.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概念: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 后者针对道理。

二、说明方法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也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常用的方法。

4.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三、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1.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 列数字:具体准确为说明对象服务,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4.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5.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6.作诠释: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7.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8.画图表: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9.摹状貌: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四、说明的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现象---本质,主---次,远---近,简单---复杂,原因---结果等等。)

2.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A、从早到晚;B、从先到后;C、从古到今。

3.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A、由(从)外到内(由内到外);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由前到后;E、由左到右;F、由前到后;G、从中间到两边;H、从从东南西北等等。

4.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A、由因到果(由果到因);B、从主要到次要;C、从总到分;D、从概括到具体;E、从现象到本质;F、从简单到复杂,G、由浅入深;H、总分总、I、从一般到个别等等。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表示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所以说明文分类也分类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也可以生动说明)。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六、说明文的结构:

常见的结构形:一、有总分式:1、“总—分”式;2、“总—分—总”式;3、“分—总”式。二、并列式。3、递进式等。

  《中国石拱桥》阅读理解

一、石拱桥……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A、运用比喻,或B、列举数字,或C、引用古籍,或D、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标序号即可)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三、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B.//////

  C.//////D.//////。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中国石拱桥》答案:

一、1、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2C 3、不能调换,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3C4、“几乎到处都有”是说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用上“几乎”,表达准确。56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二、1c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人不知其所以为”。……“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还刻着他的名字。3、(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赵州桥大拱的形状,从而说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的特征。(3)引用古籍,说明赵州桥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巧妙绝伦。(4)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5)答:引用古籍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形式美观。4、(1)“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根据,又有资料掌握不全的顾虑,所以必须留有余地。“可算”在这里,表示对所下结论不作绝对肯定,这也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特点。(2)“两肩”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两端之上,而不是与大拱平行的位置。“各”准确地说明了小拱的分布和数量。

三、1B 2、历史悠久。 结构精巧。强度高,坚固耐用。 形式美。3、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5、“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