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传》、《战国策》的区别

(2012-12-13 13:33:01)
标签:

练习

文化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左传》、《战国策》的区别

——兼谈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

    在初中教材中,《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的出处经常会被弄错。这里,我先标出它们的对应关系,然后再作说明。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左传》在前,《战国策》在后。《左传》是对《春秋》作注,《春秋》是流水帐,《左传》也跟着这本“帐”写,所以是编年体的史书。既然是编年体的,其时间则较明确。我们学的《曹刿论战》首句就是“十年春”。《邹》、《唐》二文都没有明确时间。

    春秋属奴隶社会,战国已是封建社会。对《春秋》作注的《左传》,所述是春秋之事。《曹刿论战》是不是春秋时的事?是的。查长勺之战的背景,我们知道,“十年”是鲁庄公十年,因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君(他就是春秋时五霸之一齐桓公),他要报复。鲁国曾支持小白(齐桓公)的对手公子纠与之争位。这在《孟子二章》里有注释(见“管夷吾举于士”)。这样说来,《曹刿论战》所述就不应是战国的事了,《曹刿论战》属于给《春秋》作注的《左传》,不属于战国时的《战国策》。

    《左传》的文学味道是没有《战国策》浓厚的。《左传》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搞不清楚。司马迁说是左丘明,但后人不少持怀疑态度。左丘明是姓左还是姓丘抑或姓左丘都说不清楚。《战国策》就不同了。它是在一个比较适合文学耕耘的时代所作的。战国时代结束后,秦来不及。西汉稳定了,国家有精力去整理、编写。于是皇帝的亲戚刘向便站出来了。刘向的情况,历史是有明确的记载的。刘向是个文官(大夫),他有能力,有资格,占有大量的文史资料。所以,《战国策》水平自然就高了。《曹刿论战》是《左传》里难得的佳作——言下之意就是:《左传》很难找到如此文学味道浓的篇章。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三篇句式相似的文段: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我们会注意到,这三篇都注意到了句式的整齐。但是,这样的格式,在《左传》里是不多的,而在《战国策》里却很多。我们能接触到《战国策》的文章也远比《左传》多。在这里举些例子(均见XINGE的博客):

成侯邹忌为齐相

苏秦之楚

马价十倍

三人言虎

    此外,在中考时出现《战国策》的文段也不少,你还可以在XINGE的博客里找到一些的。

那么《左传》的文段呢?我找了一下XINGE的博客,至今仍没有。

    《战国策》是根据史料编写的。要怎样编写?《左传》是依《春秋》流水帐而来,是编年体,那《左传》也像《春秋》那样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不好。记载战国的史料,还是依战国诸侯争雄的特点按国别编写为佳,这就成了“国别体”。《战国策》分《齐策》、《魏策》、《楚策》等,这课本上有注释。

    最后再简单说说司马迁的《史记》,这真是宏篇巨著,50万字。这是最好的古代史料之一,鲁迅认为是史家的“绝唱”,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讲了差不多有一百集了吧?《史记》怎样编排史料?司马迁采用的是以人为纲,帝王为本,诸侯为世家,将相为列,人们就从中找到“”、“”二字,称之为纪传体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史记》——纪传体。

还有没有其它的史书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的?有。

《资治通鉴》——编年体(由周代至司马光所在的宋代,按朝代即时间先后顺序)。

《汉书》——纪传体,仿司马迁,内容主要是汉开国至王莽。由于只写汉,故曰断代史书。

《国语》——国别体(由周至战国诸国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