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的电影
(2010-07-27 11:22:14)
标签:
世界电影父亲节特别杂谈 |
说起父亲,在儿女们的眼里,似乎远没有母亲那样容易让人感到亲近,但他却是我们的人生中,第一个崇拜的人,拥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位置。在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里,总觉得父亲无所不能,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父亲也总能用他宽阔的肩膀,为我们擎起一片天空。即使是可以左右千万人命运的战争,也同样阻挡不了父亲的爱。《美丽人生》中其貌不扬的父亲,为了不让残酷的战争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悲惨的阴影,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他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谎言,让儿子相信他们所经历的只是一场游戏而已,尽其所能的给予了儿子最大的保护,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影片的结尾,透过躲在铁皮箱里的儿子的眼睛,看着历尽磨难的父亲圭多迈着滑稽的步子走向死亡时,很难有人不为之动容。在明白自己即将永远离开孩子的那一瞬间,父亲的脸上流露出了全片唯一一次悲伤的表情,但那也只是个瞬间。最终,父亲留给孩子的,永远是那个鬼脸。世界上恐怕也再没有一个父亲的乐观,能够将战争的阴霾,在笑声中化为乌有,让身在地狱里的儿子无所畏惧,快乐的生存下去。而这一切的动力,皆来自一位父亲对孩子单纯的爱。这份爱往往来自一个父亲的本能,影片《我是山姆》中,奥斯卡影帝西恩·潘所扮演的父亲,虽然智商仅相当于7岁孩子,却依然将父爱表现得纯粹而热烈。当有人试图以智商为借口,剥夺山姆作父亲的权利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与常人无异的父爱,以及父女间不离不弃的真挚深情,给了曾质疑过他的人们以最有力的回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是父亲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责任而默默无闻地付出。但他毕竟不是超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孤立无助时所表现出的男人的脆弱与面对困难时坚定无悔的付出,都让人为之动容。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威尔·史密斯潦倒于街头的时候,身边的儿子成了支撑他不断奋进的唯一理由。因为儿子,他奔波在地铁里、咖啡馆里、火车上、甚至是救助站里,因为儿子他从没放弃理想,坚信着始终会找到属于他们父子的幸福,因为儿子,他挺身接受来自生活的种种磨难,而不曾妥协。好在影片的结尾阳光灿烂,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终于换来人生的转机,幸福终于叩响父子生命的大门,展现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儿子的小演员,也正是威尔·史密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这对奇妙的组合,将他们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还原在了银幕上,让影片中的父子亲情更加真实可信,打动人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曾经高大,充满力量的父亲似乎也不再那么权威,甚至有时还会为他的古板而感到厌倦,叛逆的孩子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父亲,有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担当,忽视了他的存在。但当生活中的麻烦真正需要我们独自面对时,却往往因为年少无知,将自己陷入困境之中,此时,帮助我们脱离险境,成为我们坚强依靠的,依然是父亲。在电影《旋风营救》中,退休特工布莱恩因其特殊的身份,觉得周围的世界总是危机四伏,因此对自己的女儿保护有加,而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则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总试图逃离父亲的庇护。一旦她得到机会后,便不顾父亲的担忧,毅然与朋友踏上充满期望的异国之旅。无奈终因涉世不深,遭遇坏人的绑架,身为父亲的布莱恩毅然重出江湖,利用昔日练就的一身本领,步步追查,最终帮助女儿逃出生天。对女儿深深的爱,仿佛激发了布莱恩所有的潜能,在凛冽的致命搏杀中,处处蕴藏着父女亲情。
相比在危机情况下,被浓烈表达出的父爱而言,更多的父亲并没有太多机会轰轰烈烈的将他们的感情表现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沉默,作为他们的表达方式。被刻意隐藏的感情让人难以察觉,因为它早已被父亲们释放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子女们细心感受才能发现。说到这样沉默隐忍的父爱,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让亚洲的父亲们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多数的时候并不表露出来,也因此常常被子女所误解,但他们依然故我,在心里默默地关心着孩子成长的一切,并不露痕迹的奉献着他们的爱。当《那山 那人 那狗》中的儿子,从父亲手中接过山村邮递员的工作,即将踏上自己人生第一趟递送旅程之时,父亲在万般不舍与牵挂中,默默无语的陪伴他踏上漫漫山路。曾经因为父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少,而造成的陌生感,也在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里逐渐消融。走在那条非比寻常的邮路上,儿子逐渐明白了父亲辛苦的工作,以及其中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父亲无私、朴素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敬佩,而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望着曾经坐在自己肩头的孩子,已然成长为自己可以依靠的男子汉,老父亲靠着睡梦中的孩子,心中感慨万千,父子俩心中所有的心结也在一路上解开。同样,在《千里走单骑》中,由高仓健饰演的日本父亲高田,也因不善言辞,与自己的孩子缺乏沟通,让彼此之间充满了矛盾隔阂,甚至在重病之中的儿子,也不肯原谅父亲,将他拒之门外。然而,当父亲了解到儿子还有没完成的心愿时,毅然决然地只身启程,远赴千里之外的中国云南,不仅为完成儿子的心愿,更是期望为自己寻回一份失落的父子亲情。就在找寻这份情感的过程中,高田遇到了同样疏于父子情感的少年杨扬,出于一个父亲本能的关心与爱,让杨扬在他的怀抱里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同时也成全了另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思念之情。虽然最终来自媳妇的讯息,已经让这对一度不相往来的父子,终于冰释前嫌,但高田最终没能亲耳听到儿子的原谅,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父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含蓄深沉的情感,这份感情往往被深深的藏在彼此心里,只有在不经意的时候才会流露。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电影讲述着如山般的父爱,光影中也有太多的父亲形象,常留人们心间。电影来源于生活,这些故事,在生活中其实比比皆是,当我们不停被它们打动的时候,也别忘了向身边,触手可及的父亲,送上祝福,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拥抱,这样的表达永远不会迟到。因为男人们沉默,含蓄,羞于表达的性情,往往让孩子被如山的父爱所充盈却不为察觉,给予的回应也常常是平淡的,甚至忽略了与父亲的交流与沟通。当银幕上这些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父亲形象一一闪过的时候,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些场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他们固然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唯有博大深沉的父爱是这些光影的交集。从今天开始,在我们默默感受着父爱的每一天,也希望让父亲知道我们对他的爱从未走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