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门口):这里是影院,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就在这里举行。这个电影节为星期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将在这里放映。
 
  
金色马尾工作人员
  
你住这吗 这几天忙吗 
  
不 我来自瑞典
  
你看过展映的短片了吗
  
还没有 我希望我今晚能看 但是我不确定
 
  
在坦佩雷电影节上我们碰到一位年轻的芬兰女导演,今年十月她的纪录片《天堂》在北京做过展映。
 
  
《天堂》导演
  
你的这两部片子是参加竞赛还是展映
  
是的 参加竞赛
  
这两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一部是喜剧 一部叫天堂 关于非洲非法移民
  
你觉得自己的片子会获奖吗?
 
  
坦佩雷电影节起源 因为纪录片 短片相对故事片并不经常见到 我们试着每年里有5天带给观众电影院里看不到的东西。
 
 
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与坦佩雷国际电影匆匆告别,虽然相聚时间很短,但芬兰电影人的国际视野和对电影的热情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告别热闹忙碌,缤纷多彩的电影节,回程的路上,我们在想,芬兰的电影创作和电影工业毕竟要在电影这个全球大市场里求生存,它们的市场反映怎么样?芬兰的普通观众又是怎样看待本土电影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到了赫尔辛基的电影院。
 
 
这里是芬兰最大的电影院FINNKINO,这里有14个放映厅,今晚有八部美国电影,两部芬兰电影~~~~~~。
 
采访一对情侣观众
你们多久来看一次电影
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你们想看最近哪部芬兰电影
女:这个很难回答
男:我讨厌芬兰电影
 
采访电影院经理
所有的芬兰观众都喜欢看外国的电影而不喜欢看芬兰电影吗
这要看情况
芬兰人以前不爱看芬兰电影现在爱看了是个变化
是的
 
 导演Klaus Haro:“10年前,没有芬兰人爱看自己的电影,他们会说,看芬兰电影,你开玩笑吧,还是看美国电影吧!
在2000,2001年的时候,人们开始看到一些芬兰电影然后说,哦,这是芬兰电影吗? 
还挺好看的。这是关于我们自己的电影。
 
  
谈及芬兰电影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及芬兰国家电影基金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个成立于1961年的独立的非政府组织,每年提供给拍摄者电影预算中40%的拍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芬兰电影事业的发展。
 
  基金会主席:回顾电影基金会的历史
在芬兰的电影工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的电影基金会是个独立的机构 我们从议会得到钱
我们的任务是推动芬兰电影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个只有五百万人的小国 我们注意到 仅仅靠商业资源无疑支撑芬兰电影的发展所以
我们用大约~~欧元
占到电影预算的百分之四十作为给制片人的基金 我们也给编剧资金 如果没有好的故事的话就没有好的电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