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红楼梦贾宝玉 |
分类: 细读红楼梦小说文本 |
盛世多流氓,贾化显荒唐
——从流氓贾雨村的发迹看“康熙盛世”的腐烂不堪
三、感叹:安得赤子如宝玉
贾雨村能够汲取翻筋斗的深刻教训,积极配合流氓体制的运转逻辑,洗心革面重新作人,换取官运亨通,但不是每个当官的角色都能配合得这么好,贾宝玉的爹地、迂夫子贾政就是这样。
贾政是个老实人,虽然年轻时也诗酒放诞,跟儿子贾宝玉有得一拼,算是“性情中人”,但人到中年就彻底老实了,成了规规矩矩读书,规规矩矩作官,报答国恩君恩,保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庸才”。
说贾政是个“庸才”,不是说他处理具体业务的能耐,而是说他完全做不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世俗要求。事实上,贾政“为人端方正直”,第八十五回还写到一位吴大人向皇帝保举贾政升任工部郎中(建设部部长),说他“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这就是说贾政主持高考,不行贿受贿,不搞舞弊;第九十六回,政府大搞官员政绩考核,“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把个捞钱的肥缺又让贾政当了。
贾政这种人,在一个流氓体制内实在要算是一个loser,只会好好做官,为了自己的清正之名完全不顾下属死活,最后被干掉,也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那些家人,跟了这位老爷,在京城里半个子儿搞不到,好容易盼到主人放了外任,便在京指着“在外发财”的名头向人借贷做衣裳,装体面,心里想着“到了任,银钱是容易的了”——不想这位老爷呆性发作,认真要查办起来,州县馈送,一概不受。
贾政一认真,下面跟班跑腿的就苦了——本来我大清的官儿俸禄就不高,不但不高,而且正经说起来都得是自个儿倒贴着来做官的,跟来跑腿的奴才们就惨了,“衣服也要当完了,账又逼起来”,“眼见得白花花的银子,只是不能到手”,于是就勾结起来倒老板的台,逼他就范。
你贾政要出差办事是吧?好嘛,吹号的也来不齐,打鼓抬轿的也来不齐,贾政很火大,回来打了几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底下的很搞笑,一起哭穷:“有的说因没有帽子误的;有的说是号衣当了误的;又有的说是三天没吃饭抬不动的。”哈哈,贾政气得没招儿。
倒是贴心的奴才李十儿是个人物,一张巧嘴扳倒贾政。他首先就拿钱说事,给贾政将了一军:“现在打听节度衙门这几天有生日,别的府道老爷都上千上万的送了,我们到底送多少呢?”
贾政果然无法正面回答。李十儿于是进一步下套:“趁着老爷的精神年纪,里头的照应,老太太的硬朗,为顾着自己就是了。不然,到不了一年,老爷家里的钱也都贴补完了,还落了自上至下的人抱怨,都说老爷是做外任的,自然弄了钱藏着受用。倘遇着一两件为难的事,谁肯帮着老爷?那时办也办不清,悔也悔不及!”
贾政道:“据你一说,是叫我做贪官吗?送了命还不要紧,必定将祖父的功勋抹了才是?”
李十儿回禀道:“老爷极圣明的人,没看见旧年犯事的几位老爷吗?这几位都与老爷相好,老爷常说是个做清官的,如今名在那里?现有几位亲戚,老爷向来说他们不好的,如今升的升,迁的迁——只在要做的好就是了!老爷要知道,民也要顾,官也要顾。若是依着老爷,不准州县得一个大钱,外头这些差使谁办?只要老爷外面还是这样清名声原好;里头的委屈,只要奴才办去,关碍不着老爷的。奴才跟主儿一场,到底也要掏出忠心来。”
李十儿一番话,把个流氓体制的混账逻辑交代得相当透彻:你不干是吧?你不干就得完蛋!哈哈。
贾政被一番言语说得心无主见,道:“我是要保性命的!你们闹出来,不与我相干!”说着,便踱了进去——哈哈,贾政迂腐得实在可以啊,闹出事来,你说不与自己相干就真的与自己不相干么!
好了,可以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頫用贾雨村和贾政这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而透彻地证明了一个所谓“盛世”的腐烂不堪——坏人在这个流氓体制里会更坏,好人在这个流氓体制里会被干掉。请问:这叫什么“盛世”?
整部小说中,只有一个人对这个流氓体制看得清楚透彻,做得果敢决绝——他就是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别人中以为贾宝玉是个傻子,其实他哪里傻,傻的是众人而已。贾宝玉从小就看清楚了:这些男人都是些国贼禄蠹,我见了男人就觉浊臭逼人!请问,贾宝玉说错了吗?哈哈。小说一个又一个的情节,充分证明了一个孩子的直觉观感——贾宝玉就是安徒生笔下指出皇帝光屁股游街的那个小男孩!
贾宝玉看清楚了,于是采取了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方式——拒绝读你们的狗屎圣贤书,拒绝走你们的狗屎科举路——我玩不起,难道我还躲不起吗?最后一拍屁股,跟你们这堆垃圾拜拜!
贾宝玉出走之前的心态,在与思想道德政治辅导员薛宝钗的一番对话中表露得相当清楚。第118回,薛宝钗反驳贾宝玉的“赤子之心”的说法,大意是说什么从来没有抽象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要报君恩国恩亲恩,伯夷叔齐之流是“身当末世,有托而逃”,跟你贾宝玉没得比!贾宝玉对此笑笑而已,最后却用实际行动出走证明了他的确是“身当末世,有托而逃”,给了“盛世”一记响彻云霄的大耳光!
什么盛世呢?小说早就写得很清楚了。第一回,甄士隐遭火灾后,想跑到乡下继续过安稳小日子,“偏值近年水旱不收,贼盗蜂起,官兵剿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看看,农村已经乱套了嘛。
农村为什么会“贼盗蜂起”呢?因为穷嘛!第六回,刘老老抱怨女婿狗儿不会想办法过日子,狗儿听了,道:“你老只会在炕头上坐着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去不成?”哈哈!狗儿多亏有个脑筋活的岳母娘,没有沦落成“提刀出东门”的贼盗,好歹从贾府得了点施舍,把小日子勉强维持下去了。可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穷人们,就没有狗儿这样有钱的亲戚了!
“盛世”的农村会穷到什么地步呢?第四十一回,大观园里一群金枝玉叶戏弄刘老老,拿一套木杯来让她认:“到底这杯子是什么木头的?”
刘老老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做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嘴儿里天天说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
看到没有,“荒年间饿了还吃他”!吃什么?吃木头!吃树叶!吃草根!吃泥巴!最悲惨的,我知道,是吃人!“人相食,要上书的!”这就是“盛世”的黑暗真相!
只有像贾宝玉一样保全了一颗赤子之心的孩子,才能如此沉痛地刻画出这“盛世”的黑暗真相!而皇帝是个昏君,群臣是群谎言家,皇帝“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宴河清,万民乐业’的事。皇上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并大赦天下”。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两句话,要提上来,用以结束本文。第一句是:“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第二句是:
开言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亦枉然。
(好了)
盛世多流氓,贾化显荒唐
——从流氓贾雨村的发迹看“康熙盛世”的腐烂不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