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的古诗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上学路上的古诗背诵,又勾起了我1月寒冬游西湖的回忆。那把傍晚落座的西湖长椅,和氤氲光线笼罩下的西湖冬日黄昏,构成了最初的苏杭印象。


没能看见翠堤春晓,却看见了雾蔼烟岚中的空山雨色,看到了飞来峰的摩肩接踵和灵隐寺的络绎不绝。那些顶礼膜拜的磕头合十,那些跳跃力争的摸到福像,那些手持香火一步一拜的虔诚祈祷,和那威坐四方,岿然不动的佛与神们。有时候,敬畏来自内心的怯懦与对自身生命的不信任;有时候,双手合十并不代表内心信仰,真正的祈祷无须跪倒;有时候,心存欲望的祈祷不如毫无杂念的远观,观人世百态,观欲望变成祁愿,观佛看人的睥睨和卑微。


有时候,心愿只是人生的不能圆满,佛又何曾真正圆满过!不圆满的人生乃是永无止息向前的动力!




飞来峰下,岳王庙的浩然正气让远道而来的孩童崇敬不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脚下,埋的不只名臣忠骨,还有一代名妓苏小小。苍烟落照,掩埋了多少风云际会,可是掩不住的是秦淮河边的明丽女子的传奇人生。大画家黄宾虹故居已掩门谢客,没能进去的遗憾成了下次再到西湖的理由之一。老谋子在哪儿都留下“印象”挣钱,没能赶上的“印象西湖”却成就了曲院风荷的美景夜色!





泛舟西湖是最后的痕迹,只为一尝当年许官人在断桥残雪初现时看到白娘子的情形。摇浆的船工头带绍兴帽,孔已己的模样分明再现,鲁迅的家乡也是一样的好水流畅,温宛如斯吧!



没能看到的雷峰夕照和没能体会的柳浪闻莺,成了下次再来的西湖的惦记。


挥挥手的同时,那些不能带走的云彩和不能留驻的岁月,一并消失在记忆的美好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