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一个追求艺术的青年嬗变成了一个行进在新闻道路上的中年。(貌似中年)
我说,我怎么了?妥协了?放弃了?折中了?还是随波逐流,随方就圆了?
不,决不!
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前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想到父亲,那个活到60岁还单纯,执着,固执坚持自己的理想与热望的老头儿。那些图片,那些文字,那些堆满房间每个角落的书籍与床下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碟片,还有窗台上那些层层叠叠的花草与树木。
“生活里有大美,有小美,要善于发现”这是永远童真和乐观的父亲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他会在下雪的早晨独自骑车去海埂,只为拍下沿路的雪人和大雪过后的美景;会在清晨把我和妹妹叫醒,只为叫我们去看院中盛开的令箭花——因为“昙花一现的美总是稍踪即逝”。
这就是父亲,一个永远活在理想与激情中的男子。一直以来在想,早几十年,或许父亲会是今天的小资,而且是真的小资,真的文青。决不做作,决不装腔作势,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衷情。
花甲之年的父亲,银行里没有半文存款,住在斗室,可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也有白丁。父亲毕生的积蓄花在了抚养一双女儿长大,花在了满室的书,碟,花,草,旅行,摄影和一切与艺术有关的方面。
家中来客,父亲炫耀的不是豪宅名车,(也没有),而是自己见报的摄影作品,自己发表的文章诗词。演过的小品相声,话剧或演唱实况。家中有小提琴,有手风琴,有口琴,还有电子琴,要是有钱,总还会有钢琴或是其他。父亲常说,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一名交响乐团内的任何演奏者,在工作中享受艺术。
刚刚退休的父亲踌躇满志的说将要开始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可是却遭遇了视网膜脱落的重创,父亲沉默而倍收打击。可他是我父亲,是那个一直以来遭受无数人生变故和打击依然内心纯善,笑逐言开的男人。身边的女人埋怨他:“不会挣钱,不会修理电器,不会追求成功”。他冲耳不闻,他视而不见,他不作答,不解释,不争辩,在他的世界里怡然自得,依然故我,快乐翩跹!
有其父必有其女,所以我是我,我不更改!
NEVER
GIVE U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