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阐释

(2012-08-25 11:11:50)
标签:

孔子

论语·子罕第九

论语

子罕

《周易》

身心

教育

分类: 仰观俯察

《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弃绝四种思想行为:一、不任意;二、不一定如此;三、无可无不可;四、平常,不标榜、不特异。

通俗解释:不放任,不钻死胡同,不固执,不自我。

 

孔子的四绝或曰四毋,具博大精深的境界:

一、凡为人处事需有法则。贤人以道为度,世人则须以理智为度,遵循人伦法律。任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人就处于身心被局限的状态,身心处于束缚的状态,人生被囚禁在痛苦烦恼的牢笼;“勿意”教导人要认识“意”的本质,发觉“意”的局限,从而从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人如何面对世界,适应时事?“毋必”,就是不要求人生一定要如何,做一件事必然要怎样。能发达就发达,不能发达则安贫守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毋必”,就是能适变、可应变。

三、“毋固”,不固执己见。《周易》阐发变易之道。时间一分一秒钟在变,宇宙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之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能变毋固,可得身心自在。

四、闻道者,可和光同尘。唯道是从,我之不存。毋我之意可与孔子的另一名言互注:“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是说君子对于天下国家啊,没有主观的看法,不作主观的主张,只是以平等为原则,配合时间和空间,制之于义而已!换句说话,因时因地制宜罢了。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