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游戏》写的《跋》

标签:
稿子孩子的游戏序言流氓罹伤杂谈 |
分类: 生涯现役 |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一篇出版流氓的狂人日记
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天气:晴
心情:郁结
刚签下这篇稿子那阵子,作者发来他自己写的序言,说什么都要我将其放在前面。
《罹伤》这个题材的稿子我在策划这个选题之前就已经决定逐本躬亲作序,可作者愣是驳了我的美意,把他自己的序言放到开篇儿,美其名曰“正名”。
必也正其名乎?这个自序倒是言辞晦涩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怕读者看不懂,所以才在前面弄了一个类似于“产品说明书”的东西,怎么看都像是对自己作品的市场价值不够自信。
对于这样一个看似有理的无理要求,我很是一个不愿意,于是就赌气一般甩着脸子给作者来了一句“行,那我就不写序言了”。话虽是客气的,但心里却暗暗思忖着怎么把他的序言给淹了,把自己的序言放在前面。其实这么做也并不过分,很多所谓的青春小说都是没有人作序的,甭说作序,就连大段的删改都不需要跟作者本人商量的。你想不想出?想出书就要由得我改!相形之下,我的态度要客气得多,最起码版式和封面设计,我都在定稿前先跟作者商量过的。
我流氓么?
很难说,因为毕竟没有经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个圈子里,没有几个敢拍着良心骂同在一个圈子里的谁比自己更流氓的。借用作者李亚森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比较“混账”的现象。
尽管当时已经下定了淹掉这篇作者的序言的决心,可最后还是按照作者的意思来了。
思量了很多问题,首先这本书怎么说都不是我自己的作品,我没必要抱着作者一人得道,我也跟着鸡犬升天的幻想。其次我的原则和那点子对文字的忠诚和信仰跟公司的远大利益比起来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犯不着出力不讨好地讨作者的嫌。
等到初审完,我才发觉这种赌气是毫无意义的,我没有办法抑制住为这本书写点东西的冲动。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本好的稿子,最起码它有着足以颠覆我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骄傲和矜持的力量,我没有食言,我没写序,所以我为这稿子写了跋。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编辑有一千个好稿子的混账标准。作为《罹伤》中的一本,老李的这部《孩子的游戏》肯定不是最有趣的,也不是文笔最好的……
但是,它足够特别,不是么?
它就是像是一个容器,承载着作者的精神和情绪的信息,纸上缓缓释放。在那些看似癫狂文字中看到自己充满缺陷的人生,撒下的种子在发芽。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和理想的夭折给了他回报。仿佛终年不见阳光的种子,在泥土的缝隙中获得机会绽放,生长出枝叶扩展蔓延。使得整个故事生长为一棵不断要结出果实的充满欲望的树,硕大无朋,枝繁叶茂。
也许会有许多读者看了这本书会大呼上当,就是一个被开处的大学生排除万难想去云南西双版纳当个人猿泰山的屁事儿,也可以拿来出书,你这不坑人么?
那就是您自己的事儿了,正所谓先天性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后天性命苦不能怨政府,您说这本书坑你了,我这编辑部外面还有二十多个戴红箍的老太太说它物超所值呢。小说这东西,本就不是给世界上每个人准备的。您要是想看故事、看浪漫、看刺激,劝您甭装文化人儿买小说了,还是花三块钱买本《故事会》在蹲厕所的时候乐呵乐呵吧。现在日剧、韩剧、国产的青春偶像剧多了去了,您要是觉得还不够刺激,就去网上DOWN几部毛片儿看吧,真犯不着跟这二十几块钱一本的小说较真儿。
我耍流氓了么?
正所谓时世“操”英雄,我还就流氓了,怎么着?
茶是苦的,但也要人会品,要静下心来一口口尝,现在很多孩子吃惯了快餐,已经不大在乎这些饮料中本身的营养和乐趣了……
您知道我在说啥么?
得,跟您我这说不明白,反正读到我这东西的时候,估计您已经看完全文了,若您觉得亏,那自当是我坑了您了,吃一堑长一智,这也未尝不是好事儿。
我不亏心,我还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这稿子的,所以我要把这稿子给出版了,谁叫我是策划编辑您不是呢?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
你的不满成全我的美满
左等右等你爱我不如我爱你
不为谁带来什么麻烦
我悲伤不等于你悲伤
那么简单就把这情歌乱弹
你来听我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