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握太板拳的要领

(2006-09-25 21:21:00)

下面,具体地谈谈每个 "要领"的操作方法。

 

  ()虚灵顶劲就是头向上顶,意识上顶百会穴,神贯于顶,项部直立松竖。具体练法:头顶天,项松竖,眼睛平视,后脖颈贴衣领。这是对静态的头颈部而言。盘起拳架来,就要同其他要领相互联成一体动作。如在虚灵顶劲的同时,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时,相应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这时,有顶有沉,上下之势,得以相称,脊椎松竖了,身躯正直了,此时,就会出现一种松空的感觉。这里,有一个难点,即在习惯上随着头向上的顶劲,身躯相应一上俱上;而此处头向上顶,身躯却要随沉气与头上下反向对拉拔长。这在太极力道上讲,是力在上与下的对称,要达到这层意思,须相应地克服日常生活习惯上的拙力。之所以说这是拙力,因为一上俱上拔了底劲,立身不稳,易于倒地。

  虚灵顶劲,在太极拳要领中排次居首,在整个要领中是个,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沉肩垂肘是指肩要松开下沉,肘要松开下垂,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肩若不能沉,气也沉不下去;肘要翘起,肩也会随之耸起来,就同内家拳相悖了。根据笔者实践体会,肩易沉,但着意于肩的下沉,则会在往下伸拉下,肩有不舒适的感觉。因此,转意于肘,后来逐渐地觉得只要肘能下曲松垂,肩自然就会沉下去,且很顺应。肩与肘的关系,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须注意,沉肩时,还要虚腋。腋下 "如同夹着两个热馒头",空度大了,谨防要掉;空度小了,又怕烫着。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有分寸感,非常贴切,说拢住实则无物,道无有意念存在,这种寓虚与实、合与开于无限想象的高度集中的空间里,使身体出现一种腾挪飘逸劲势。可见,肩与腋的关系,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腋能虚沉肩垂肘才能正确,才能到位。三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尤其在动态中,沉肩垂肘含胸拨背相辅相成,使气沉于丹田,沉劲守住,顶劲相对称地顶起,随着拳架的盘转,内气会在两肩、两臂通畅地运行起来。

 

    ()含胸拔背含胸,是胸部要平正;拔背,是气贴于背。具体练法:在上述"沉肩垂肘"的基础上,脊柱松竖,躯干正直,胸肌和背肌同时放松,前后均要平正、不凹不凸,这时,就有气下沉丹田和上贴于背的感觉。能含胸,胸就开了,气就能通;能拔背,背就开了,气就能顺。"含胸拔背"到位了,气就能够通顺了。有两位拳友,其一说他会运气,但觉背部肌肉发紧,练完之后也有紧的感觉;另一说他也会运气,只是说背部夹脊稍上处有一节有胀困感,自觉不正常。这两位的毛病是共同的,郡在背部,拔背没有到位,因此,背不开,气不顺。

  有的书上说,能含胸,就能拔背;我的体会不是这样,能含胸,不一定就能拔背。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低头猫腰的病态姿势凹胸凸背,即胸肌松,背肌紧。因此,当胸部和背部要求同时放松的情况下,受身体定型缺陷的影响,自然胸部易放松,而背部不易放松。

  拔背含胸的关系,拔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拔背能够到位,含胸就自然能够到位。

 

  ()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能够做到位,气自然就沉到丹田了。加上虚领顶劲,上下之势得以相称,沉气就更加充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