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城南天门

(2011-04-10 15:58:27)
标签:

旅游

分类: 人生之旅
这一路不简单。昨日的青城后山到水磨公路之行,经历了不同的体验。
 
一大早,我们坐快铁到青城山。成都站上车时,位置还空着不少。郫县境内,车厢里都坐满了。快到都江堰,一个年轻人对他女友道:山顶有雪!我放下手上的列车读物,向车窗外望去,好一个晴天!不仅是面前的赵公山、青城山,而且远远的群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都能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浮云像山峰的围脖,白雪则像给顶峰戴了顶雪帽子!
 
在列车上,可以看见青城山上的一座亭子耸立峰顶。我知道,那是新落成的老君阁。我想,这么好的天气,下车后一定照一照远景。遗憾,火车站广场上,反而看不见远山上的老君阁了。一行人上了去后山的中巴车,车上一统计,我们这一路约有15人吧。下车后,人们感叹良好清新的山间空气。一位女士说,受点罪,好洗肺!同行人问:你受啥罪了?女士回答说,中巴车上,晕车了。看来,进山的公路,随山曲折,是易晃晕哦!
 
到了泰安镇口,另一路包车来的已等在石坊前了。两路人马合在一起,先照了张合影。这时,已快10:30了吧!不能耽搁,大家迅速前行。一路上,当地生意人问我们:定不定午餐?我们道,自带午餐!路边,震后重建还没完工。不过,听说五一节开始,后山恢复20元门票。山脚下,只见山谷里的水流完全是浑浊的黄色,这就是前一夜落雨的效果吧!
往上走,几乎一路都是水边。水泥建起的栈道或贴着山壁、或架在水上。走进大山,前面见到的浊水无影无踪。前夜的雨,一点没有改变山水的清亮,而且增加了山水的气势。一会是细珠如帘,一会是飞流如龙,一会是瀑布如幕。满山绿色的植被,呵护着山里的水花。山清水秀,相得益彰。大家一面照相,一面向前赶路。组织人的拐杖上,打起了暴走群的旗帜,舞动在青山绿水之中。
 
走到又一村,先是一个小亭,然后是一个村落。大家笑说,这才是资格的又一村了。这里,遇到石室联中的教师,正扯起登山比赛的横幅在照集体像。我们这边的说,看,他们才是大部队!看见我们一行人背包带杖的,他们问:你们是专业的哇?我们的人赶紧答道,我们也是业余的!再往上,是白云索道的下方站点。走上又一节台阶,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太婆急急的往下赶,我们说,不简单,好快,走得像跑!老人气鼓气胀的告诉我们:我那家头的还嫌我走得慢,他们早到前面去了!
直到白云洞,都是一路的石阶。许多人等在洞前,等后面的人。我直接上白云寺,还走在了前边。看见拦起的栅栏,我以为无路可走了。返回几步,后面的人上来了,说是还是要从白云寺边绕过去。领头的带我们向上。守寺的一边阻止,一边告诉我们,白云寺还在重建,不能去。我们告诉他,我们不是去白云寺,是去蓥华寺。他这才让过我们。在拐向小路的时候,组织人说,这下必须要用拐杖了。
 
我把登山杖从背包上拿下来,按需要拉开长度。有2位女队员说昨天买登山杖没在意,回家才发现是坏的,现在是空手。旁边的人马上从地下帮她们抓起几只残竹,选上好的,削了一下,临时充作拐棍。走上小路,全是前夜雨后的烂泥,全是滑的。好在有拐杖,稳住了身体。
 
先穿过一个斜坡,路在坡腰,每一个脚印都是烂泥挤出的脚模,有的还淌满了泥水。有的想走坡边的草上,想避开湿滑的泥面。不曾想,草上有水,还是滑的。再走一节,这坡高些了,走草上的人还说,快下,不然坡高了还下不了路了!一个分路口,一边拴着一个粉色的绸带,这是我们的先头部队留下的路标。一会是开阔的草坡,一会是浓密的丛林,我们就在泥路上跋涉。
 
一个个山坡,山路已成了一个个泥窝。有一个叫老胡的,岁数偏大,已经摔了一跤。好在拐棍支撑着,大家还稳得住。一路上,后面的喊着,前面的,慢点嘛!有的说,不要一定赶到蓥华寺嘛,找个平地先吃午餐嘛!前面的答应着要慢些,但山间只闻其声,见不到人。想找个平地吃午餐的,似乎在山路上也找不到一块平地。泥泞的路上,好在今天没有雨,要不然更狼狈!
 
一个岩边,路面宽了些。一个池壁淌着水,这就是山里人蓄水的地方吧。再向前走,一会又是一个水池。这时,前面已经看见了坡上的小庙。坡上,我们的先头人员在喊,需要水的,就从下面带上来,上面没水!我们又把话传给后面跟着的人。远远的,我们看见坡上像是立着一个好几层的大蒸格,上去了才看清,这大概是一个大的蓄水罐吧,不过是金属的。
 
这里是蓥华寺吗?没有标记。我一直以为是,所以问也没问。后来下山时,遇到寺里在山中采药的道人,她说是南天门的,就是我们经过的地方。我才知道,这地方叫南天门。还在山坡下,就听见庙里有新闻的声音。我去门边看了一下,好像是收音机。大家就地吃午餐,老道为我们又搬来好几张条凳,十分热情。一个两层高却很简陋的道观,上下两层,各塑了一座神像。
这时快两点,收音机里的声音在两点时还报了时。我们后面上来的人说,在坡下听到手机预设的闹铃响两点,才搞清楚为啥子感觉这么饿!这里是山口,山上坐了一会,马上感觉寒风习习。赶紧将路上收起的外衣重新穿起,这才暖和起来。有几个带着气炉子,热热乎乎的煮着面,恐怕是最惬意的了。后面上来的说,正好,我们是第二轮,要不还打挤!他们第二轮的还在吃,我们又开拔了。
 
现在是下山了。一位提醒说,下山,拐杖要放长点了。也是,我马上作了调整。这里很开阔,山下边全部都在眼前,好像一纵身就可以飞往谷底。但还不知得走多远啊。穿过一个土坡,泥地虽然在脚底下陷,但并不打滑。走进了山间小道,抬眼只看见路边的林子,完全成了只专注脚下的几步。遇到那位采药的道姑,她还说这条路比青城后山那边的路好走,他们平常都选这条路。
 
可能也是这样。这条路一个个台阶,基本都是臂膊与碗口粗的树枝搭成的。虽然周边是水洼,但木棍子的路阶非常牢实,走得稳当。如果不是前一晚的雨,肯定是与石阶差不了多少。穿过这一坡,另一坡不再是木阶路了。前面的人提醒说,这一个石头踩不得哦。真的,这是一个掉在路上的卵石,没陷在泥土中,摇动着,踩上去非把人摇翻不可。
 
又是一个坡。前面的人说,抓住树桩!虽然一只手拄着杖,这斜面还是得倾下身子,扶助树桩,不然恐怕得滑下去。几个老驴友说起去年有一天,两支团队,一个从花水湾、一个从水磨,都想穿到青城后山来。但从水磨出发的,转了一圈,居然莫名其妙又转回到水磨;从花水湾出发的,居然到的是另一个山头。那天,不约而同,两支队伍全都穿越失败。还有一次,100多人队伍,穿到晚上,看见公路时,几个女的顿时失声大哭!
 
这次很顺利,路线上没出问题。因为领头人自己已经在之前就穿越成功了。虽然雨后的路不好走,但只是速度受影响,加强安全意识就没有问题。有个人说,路不好走,我是两支拐杖都拿出来用上了!而且,左右换着支撑,确实是感觉不错!另一个说,拐杖作用太大了!我手都拄痛了,你想费了好大的力!我当时没感觉,但回家后,连手臂都觉得酸了起来。
 
走过一个草坡,感觉路开始好走了。大家忙着把鞋上的泥浆在草皮上擦去。还笑说,这模样,上公交车肯定要被赶下来!没想到,走过去,又是一段烂路。看来,刚擦干净鞋面,是白费力气,作了无用功了。没几步,鞋面照样烂泥如故。走到一个机耕道旁,几个人大发雅兴,干脆几只脚聚在一起,来了个鞋面特写。不仅是脚呀,一些裤腿,照样是泥迹。几个摔了跤的,连衣裤上都是大团的泥印。
在我们问路的时候,当地人问我们,你们从哪里来?听说我们翻越了青城山,他们都赞叹不已。到了水磨到都江堰的公路上,除了包车的、还决心明天续走映秀的,都开始等车。几分钟时间,两辆面包车先后停下。我们觉得幸运,咋空车他们就开过来了?开车人说,他们是都江堰的车,到了五六点钟,空车也得回家呀!坐车赶到快铁站,售票口写的是到成都的车票全部售完。我们赶紧乘公交车赶到客运中心。还好,6点刚过,不知是不是最后一班,我们坐车返回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