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高中,我们的“长城中学”》【长城家校共育】(57)“成长足迹”(9)

标签:
家校共育成长足迹家长感悟 |
【题记】泰安长城中学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成长足迹”板块,记录毕业学长高中三年的成长足迹,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变化中,期望给学弟学妹们以启迪,拼搏就有希望。也希望家长从中受到些启发,充满信心,给孩子指好路。我们与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孩子的高中,我们的“长城中学”》
2019年6月8日下午5:00,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心里立刻轻松了,高考终于结束了,从今以后,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高考这两天,我们娘俩分别骑一辆电动车去考场。去时路上,一前一后,基本不说话,偶尔并排而行,简单交流两句,一路上,我看着她的背影,感觉到孩子真的是长大了,离我渐行渐远。
龙应台的那段话真是太经典了,她作为一名母亲,一定是深有感慨,所以从内心深处发出最柔软最温暖的那句:“不必追”。我在身后看她的背影,感觉像位意气风发,冲锋陷阵的战士,愿经此一战,你能拥有海阔天空,成为最好的自己。
晚上,孩子给我打电话说自己估了一下分数大约480分。我说考完试,先不要再管了,再管也没用了。她说不行,心里不踏实。等成绩出来后,令我佩服万分,一分不差啊,怎么估的?!孩子说:“用心估的啊”“我们这级真的是挺不错的,大家都努力付出了,回头想想挺喜欢高三的自己,真的在努力学习了”我说:“me
回想三年前,我们初来长城中学时,孩子还是个青涩懵懂的小女孩,当时信心满满,要度过一个认真努力、难忘的高中,每天早起读书上学,日子过得充实而踏实。偶尔聊聊学校、老师、同学,有时她会给我讲一个小情节,比如她说高一班主任林苍劲老师从不批评迟到同学,就是怕同学在路上紧张不安全,但同学们也都很自觉,几乎不迟到,听后让我心里一暖,这就是好老师啊,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
但青春总是跌宕起伏的,2017年春,孩子奶奶因病去济南治疗,家里只留孩子自己,既要照顾自己的生活,又要学习,同时也陷入早恋的漩涡,心思不在学习上,成绩一落千丈。我看出来后,先是找孩子谈,谈家庭、谈学习,毫无作用,反而让孩子逆反。无奈我去学校找老师求助,林老师苦口婆心的找她谈话,给她做思想工作,管用也没几天,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我们娘俩之间的关系也是陷入冰点,我赌气删除了孩子所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并退出了班级微信群。高二班主任张丽萍老师打电话安慰我,教育孩子还是要慢慢来,操之过急反而会事与愿违,老师一定不会放弃孩子的。我不知道张老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在高二结束后,孩子非常喜欢这个像姐姐一般的老师。我很惭愧,老师们都不放弃孩子,我居然对孩子撒手了。
就在我对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我想到了张校长。(孩子的高一期间,我加了张校长的微信。)因为张校长不教孩子的课,我保留了他的联系方式,偶尔翻看张校长的微信时,看到他家访时耐心和学生、家长交流,我问了一句:“张校,来我们家家访吧!”张校长当即回复“好的”。从这条微信开始,张校长就多了一个需要关心需要教育的学生。
张校长立刻着手家访的准备工作:通过微信了解我的家庭及孩子的情况;调出孩子中考成绩和最近成绩,对比发现下滑严重;透过孩子所在教室的门窗,细致观察孩子上课、自习情况;找到班主任张丽萍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这期间,孩子又和我大吵了一架,盛怒之下的她吼道:“你以为你和老师什么关系?!你以为你和老师有多深的交情?!你凭什么去找校长?!”孩子的冲动使我感到了自己的衰老和无力,心里非常难过。
我沉思反省了许久:我和老师们是纯洁的友谊,不像孩子口中的势利。我们都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担心孩子在关键时期走错路,希望能有个正确的灯塔指引。
在家访前,我们三人先在张校长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谈话。张校长先邀请我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了解。为不让我和孩子发生冲突,他去教室叫孩子。孩子来到张校长的办公室后见到我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是充满怨念、委屈的。谈话或会出现僵局,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孩子的这种态度张校长能接受吗?张校长会怎么处理?
张校长既不生气,也不着急,而是和风细雨地同孩子交流,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我明白了:这样的校长是真正的教育家!交流中,张校长谈到的几个主题词“自爱、感恩、负责、进取”,是指引孩子前进的路标,也是我作为家长应该遵循的标准。
孩子开始收心并真的努力学习了,孩子的成绩也不是一次大幅进步,而是起起落落慢慢提升。此后张校长又百忙之中抽空进行了多次家访,到岱道庵老家的房子家访,也到过学校后面的租住房里家访。在学校里,无论是在教室前、校园里,还是在校门口,只要遇到孩子,他就对孩子敦敦教导,循循善诱。
在长城中学老师们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毕业了,在收到聊城大学
本科录取通知书时,我其实已经知道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就如张校长所言:“不要因为看不到进步而丧失信心,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没回报”。
高中三年很短,但是会永远铭记在心中。是长城中学送出了我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先期考取了泰山医学院本科(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个现今考取聊城大学本科。感谢泰安长城中学老师们的辛苦教导,长城中学是我们永远的长城。
任何人的成长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她的家庭较为特殊,是她一手带大了两个孩子。所幸的是她很重视教育,很注意与老师们的沟通,家校携手,让孩子度过了逆反期,并最终考取本科。
我是从高二认识了李俊源同学,微信上她的姑姑李金霞很早就加我为“好友”。当孩子出现逆反时,作为家长的姑姑“求救”与我,于是以后的两年间,我几次到她家家访(事后我也整理过家访日记《一次特殊的“家访”》),多次与她们“母女”沟通、提醒、鼓励。让家长学会“静待花开”,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负责、感恩”......渐渐地,她们“母女”的关系缓和了,孩子也走出了叛逆期,通过孩子的努力,最终考取了本科。
李俊源的姑姑积极进取,也善于反思总结,不仅通过照片,而且用大量的文字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和自己的感悟。
期待所有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校沟通,让我们携手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