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0”外,到“几百”内》——我的高中,我的精彩

标签:
家校共育成长足迹 |
分类: 教育随笔 |
【长城家校共育】(54)“成长足迹”(8)—
《从“4000”外,到“几百”内》
【题记】泰安长城中学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成长足迹”板块,记录毕业学长高中三年的成长足迹,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变化中,期望给学弟学妹们以启迪,拼搏就有希望。也希望家长从中受到些启发,充满信心,给孩子指好路。我们与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本文的杨昊同学,从中考全区排名4000名开外,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高考考取575分,超出自招资格线61分,估计位列全区前几百名。文章是杨昊同学的高中三年历程,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启迪。
《从“4000”外,到“几百”内》

2016年的中考,我以总分765分、泰山区4200名的成绩,从泮河中学来到了泰安长城中学。开学初的测试,我的英语22分、语文65分、班级总分倒数第五、年级排名775名的成绩,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兴奋、沮丧,迷茫、无助……但是很快,我就从这种复杂的心情中调整过来。我要努力,我要进取,我要三年后考上一本,实现我买手机时给爸爸许过的诺言。
我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学科,数、理、化、生基础较好,学科有挑战性,自己比较喜欢;历史、地理、政治不感兴趣;语文、英语不好,尤其英语,但必须要学。高二分科,我要选择自己喜欢、有挑战性的理科。于是,我开始在数理化生上加大学习力度,摸索总结学科规律。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我的数理化生四科每科班级考试第一年级考试前十,总成绩最高到了年级40名。班主任崔林老师曾表扬我是理科界的黑马,这也给我树立了极强的信心和勇气。高一一年最让我头疼的是英语,单词背不过,语法一点不懂,发音很不标准,考试基本靠蒙,但我咬牙坚持,从22分到高一期末的64分,算有一些进步,但和年级120多分的比起来,差距太大太大,好在我的数理化生成绩还好。就这样,高一分科以总分529分,年级26名的成绩进入高二11班。
高二开始,我自己有点飘飘然了,在高一九班数理化生的优越感,被高二的第一次阶段考试成绩吹得烟消云散,总分不到500,名次下滑到年级75名。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早上,班主任庄庆福老师把我爸爸和我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长谈,并且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庄老师告诉我以前的成绩只代表过去,不要骄傲,现在高二班级高手云集,语文、英语必须重视起来,光靠数理化是上不了本科的。看着爸爸沮丧的表情,我心中燃起一股浩气,当即表态许诺,期中考试进步到年级前20名。回到家,爸爸帮我分析了我目前的状态,骄傲、浮躁、不踏实、不细心,造成了目前的局面。我从此改变,改掉了高一吊儿郎当的学习状态,开始认真起来,20几天后的期中考总分589年级12名。高二的学习比高一紧张了不少,尤其到了高二下学期,但我没有什么感觉到什么紧张,我都是将压力变成了动力。经过庄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谈话,我对英语、语文的重视开始加强。我发现,如果语文、英语成绩能得到一般的成绩,我的总成绩就能在年级名列前茅。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开始对英语语法、发音、单词加大学习力度,到了期末考试,我的英语考了92分,终于及格了。
高三一开学,班内得空气立马紧张起来,班主任让我们把高考大学得目标贴到桌子上,时刻提醒自己。我开始调整学科时间,适当向英语多放些时间,同时学习还是老战术,做时间的主人、不做时间的奴隶,提高学习效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尽最大可能多做合适的事情。高二学期末的年级第二,也给了我极强的信心。高三寒假,爸妈回老家过年,我一个人在留家里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各科知识点。年后一模总分第一,庄老师让我负责班级理综兼学习委员。从这时起,我感觉到肩上担子的增重,我要做同学们的榜样,我不能辜负庄老师和任课老师的期望,我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自己,我发觉自己还有潜力可挖。
于是我把精力加大到9成,更加努力了。高中三年,我认为我是班里最不努力但是效率最高的人,我思考做题速度很快,有时感觉就像赛跑,不到终点停不下来。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方向比方法还重要。我认为自己时刻要有清醒的头脑去学习、去思考、去认清自己。不要搞得手忙脚乱,每天像个机器人,没有了思想和思考,疲惫不堪且效率极差。我是个不熬夜的人,每天回家学习到11点,这是我三年来的习惯;下课散散步、打打球放松一下,回来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我认为个人的心理素质很好,好事、坏事在我心里最多呆半小时,考好了不骄傲,考差了分析原因重新再来。我认为心态是高三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高三考试很多,基本上天天考试,看到有的同学受成绩影响患得患失,情绪影响好几天,耽误了学习、影响了身体,我也挺着急。我开导过好几个同学,有的想开了。高三下半年,我除保持住了理综的强势和年级第一给自己树立信心以外,我彻底重视语文和英语了,有时甚至利用物理课来学英语。在历次的模拟中,我语文曾考出过120分,英语曾考出过124分。
或许因为高考心情太过放松,或许因为英语、语文基础还是相对较弱,高考中我的语文97分、英语106分,但这已经比高一入校时提高了不少。再加上我的优势科目数学128分、理综244分发挥出色,从而使我取得了学校理科第一、超过一本线(自主招生资格线514分)61分的成绩,区里的位次,从中考的4000+,高考应该考到了前几百名!我终于被录取到自己心仪的山东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班主任庄庆福老师:
用“低开高走”来形容杨昊高中三年的求学轨迹是再贴切不过了的。从泮河中学初中毕业,中考成绩765分,泰山区排名4200名,大学在谁看来都那么渺茫。更糟糕的是,以语文65分、英语22分、班级倒数第5、年级排名775名的高一开学测试成绩开启了高中生活。不过,“想学、敢学、会学”,让这一切发生了翻转。契机就在手中,改变就在平时。从高二下学期开始的蜕变,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从起初的抵触不配合,到后来的亲其师信其道,充分诠释了高考总分575分、年级第一的奇迹!杨昊同学最终被山东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录取。
张万泉:
杨昊同学的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位清醒自信、永不服输、积极进取、勇敢勤奋的成功学子形象。他从高中入校全区4000+,到高考的理科前“几百名”,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华丽蜕变!
“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方向比方法还重要。我认为自己时刻要有清醒的头脑去学习、去思考、去认清自己。”“做时间的主人、不做时间的奴隶,提高学习效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尽最大可能多做合适的事情。”
杨昊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分析学科的优劣,及时采取措施,持之以恒地“保优补弱”;他还注重一张一弛、劳逸结合,能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科学高效地学习;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一次次的成功中找到更大的自信。
杨昊同学的事例,让我看到“自信、勤奋、方法、坚持”等对成功是何等的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汲取他的经验,也希望老师、家长们引导、帮助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成就学生的五彩梦想!
也希望杨昊同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学好信息专业的同时,从文学、历史等书籍中汲取营养,饱浸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
对你的文章做了少许的修改和完善,不当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