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于丹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文化文学/原创生活记录80后。。。 |
对于于丹所讲的,我既不同于一上来就热火朝天的追捧,也有别于那一连串对她不屑一顾的口诛笔伐。她只是一个传播者。所以只说说她讲的和其它的经典。我不是专门的学者,我只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这些经典的心得。
现在我终于敢看于丹了,终于敢听她所讲的。甚至一切大道理所说的,我都能正确理解正确对待它们。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又要从“这四年”谈起了。这四年大学的时间表面上没有什么,但真的让我的内心收获颇丰。对于这些经典的理解,我的内心经历了一段微妙的过程。
伦语算得上是大道理,道德经算得上是大道理。一开始,这些大道理让我大叹古人的智慧与心胸。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常会拿出道德经和一些宽心的寓言小故事排解。有段时间甚至变成依赖。那时候我心中只有敬。久而久之,我忽然感到很害怕。因为觉得它们很消极。经常讲什么无欲无求,我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正是拼搏,正是闯荡的年纪,竟然让我无欲无求?!一下子很大的冲击撞到我。我开始对这些经典害怕,开始觉得没什么用,更怕那些心得给我洗脑,那样我会丧志,我会更没方向了。一下子,曾经能排解我烦忧的东西成了大大的消极,成了我做人处世的阻碍。我感觉很矛盾。有过一段时间连看也不看,甚至看到于丹正在电视上讲,我就连按几下跳过她去。反复思考后,我终于悟到它果然是大大的积极!其实究竟是消极还是积极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认为消极的时候是自己的功力还没到,无法正
确理解它,差一点就走火入魔,裹足不前。它虽然是讲无为,是讲无欲无求,是讲平心静气。但,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入到更高的境界,就是灵活地实践。人活一世,活的是过程。终点都是一个死,但我们不能就这么等死,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还要去一步步地实践。比如虽然知道生气不好,但也要去认真体会生气,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我们不应该压抑它,该生气时就生气!但要记住适度即可。不管由于什么原因暂时偏离了大道,都要记住再走回来。经典所告诉我们的不是去做一个好人,一个圣人,而是做一个真人!做一个完完整整体验人世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俗世中人。对于经典囫囵吞枣的是呆子,照本宣科的是疯子,不闻不问的是傻子。
在悟到这些以后,我的心豁然开朗。我不再盲目崇拜也不再自我崇拜。有了这样的感悟,我可以轻松面对所有经典,可以面对更高深的道。我的心从消极到积极也终于又成熟了一些,我的定力也归于完整。读过这些经典,如果能够正确对待,灵活运用,我们就不用真到了70岁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像百家讲坛里说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也许是让我们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如果你已经感悟到了,请不要停下,不管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只要还在这世间,都依然还要去一步步地实践,去认真地品味人生的高潮与低谷。这样才不辜负这些经典。
这四年,我能感悟到这些,绝对不枉这些时间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功在一点一点的深厚,相信它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我走近成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