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宝庆府学堂坪(藜阁堂)劉氏字辈歌诀閤四则/劉萬鹤字軍懐
树高千丈必有根,河流万里则有源;溯我劉氏祖先,始自帝尧。尧之后裔劉累为劉姓得始祖,劉姓望出彭城郡。

汉高祖劉邦封胞弟劉交为楚元王,第四世孫劉向夜读经书,黄衣老人燃藜照亮校书堂后,得名藜阁堂,又称黎照堂等,使之成为西汉时期的文学家、经济学家和目录学家。直到公元前142年,楚元王劉交–劉富–劉辟强–劉德–劉向–劉歆–劉厚–劉节–劉昌–劉浚–劉毅–劉震–劉表–劉琦–劉铉–劉伯陵–劉文–劉遐–劉启(汉景帝)封子劉发任长沙定王,劉发之子三劉苍领军安城侯,即辐射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坵云亭河畔沙村劉氏,元末至大元年戊申歲(1302)随着江西填湖广令,始迁祖劉氏重泰公(劉苍后裔劉鸿第十一孫第四房)于公元1331年至顺二年辛未歲由江西泰和县二十四都云亭河畔七星垇遷徙邵陵东乡太平一都八甲双江桥安居,历经“重纔君必慶”五世后,劉氏重泰公生三子(纔麒、纔權、纔佑);重泰公妣胡氏子纔權公,纔權公妣陈氏子君福公,君福公妣同氏子必榛公,必榛公妣佘氏子慶富公,后裔第五世孫劉氏慶富公妣王氏生五子(仁瑛、仁琼、仁瑞、仁玘、仁應);劉氏慶富公子五仁應公于宏治十七年(1368)转遷宝庆府学堂坪劉氏繁衍生息至今约581年。再续仁義禮智信五世繁衍生息,仁應公妣黄氏子義清公,義清公妣张氏子禮松公,禮松公妣胡氏子智容公,智容公妣聂氏子信张公,劉氏信张公妣趙氏生四子(宗思、滔、週、馀),劉氏宗思公妣彭氏生四子(朝選、逹、連、逺)。


清康熙年间初修族谱序曰:班次之设,權興前明,葢慮子孫,繁衍無数,綂紀故御,赐有二十五世字辈歌诀,以别尊卑,次第無紊,庶昭穆序,迄今韩遵行之:
(一)
重纔君必慶
仁義禮智信
宗朝定乾坤
荣華興萬代
富贵永長青
依据宝庆府学堂坪劉氏老祖宗前述二十五世族谱字辈歌诀是源自于《五常道德伦理》的思路和歌诀特点,承东汉劉秀帝倡导尊重儒学及易经卦象原理,领会其深刻含义,很明显第二句是“仁義禮智信”。就是打开学堂坪劉氏老祖宗编撰字辈歌诀神明的金钥匙,后续每段歌诀的第二句话均拟用《五常道德伦理》里的一则定调、押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那么萬鹤字軍/君懐拟稿向族人通报一年有余,分别同族长及族内德高望重的有识之士多次探讨磋商,收集到许多宝贵意见,吸收了五修谱前的智慧与成果。正值族人繁衍到“富贵永長青”字段,策划筹集六修谱之际,很及时地编撰与创新(二)、(三)、(四)则字辈,再续七十五世后裔字辈歌诀,同康熙年间初修谱二十五世字辈歌诀(一)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以别尊卑,完善宝庆府学堂坪(藜阁堂)劉氏一百世字辈,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以致认同与传承,韩遵行之:
(二)
盛世迎祖昌 温良恭俭譲
思惟言有望 谨以文应诺
鸿景续将琅
(三)
达官图传承
忠孝廉耻勇
结缘奏嘉功
志钦利前程
厚纯昭仕琛
(四)
锦绣培国圣
诚悌勤雅恒
德茂源丰能
习武侠枭雄
崇诣耀灿笙
图为雲亭河畔
据谱载:鼻祖劉氏宗思公子/朝逺公(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二月初一未时)携夫人蒋氏及三子定财、定喜、定觉公等在清朝康熙年间(约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年公元1709),移居重庆大足区瓦子塘(坝)卢空和合沟一带。在大足续生定悟、定醒公等繁衍生息发展。
据资料查询大足区文昌路50号
劉富怡、劉东亚、劉福勇等先生目前也在续修劉氏族谱,看是否与我们的字辈歌诀类似或同根同源。
据族谱记录还有劉朝选公的后裔乾文公、乾申公、乾荣公、乾崋公兄弟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也赴川渝一带繁衍发展。
乾瑞公之子坤易公配李氏生二子即荣登公、荣科公清朝宣统年间迁居宝庆府子龙桥村繁衍子孙。
如有知情者可与劉萬鹤字軍懐联系:19398215257
邮箱:MCC_LJH@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