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机接口:互联网遥远的疆界(组图)

(2010-08-09 14:24:58)
标签:

脑机

it

■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马文方 

  让聋人重获听力,让盲人重见光明,让瘫痪者重新站起,甚至把人们从小学到博士近20年的求学生涯压缩到一瞬间……这些亦幻亦真的场景都与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这个词关联起来。

http://www2.ciw.com.cn/Portals/52/9(10).jpg

http://www2.ciw.com.cn/Portals/52/0(8).jpg
清华大学科研人员正在通过非植入式脑机接口采集脑电波

  互联网之父看好脑机接口

  2007年3月,来华访问的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首次接受中国媒体独家专访(见中国计算机报《温顿·瑟夫:让每位网民心存感激的人》)。本报记者问道:“如今,互联网的边界就是人机界面。但未来随着芯片植入人脑,你认为互联网还会有边界吗?”

  瑟夫在肯定了这一问题后说,他的夫人听力完全丧失,十年前在耳部嵌入了人工耳蜗,才得以部分恢复听力。瑟夫希望能够对人工耳蜗进行重新编程,使语音信息经过转化后进入互联网,而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也可以转换成神经信号脉冲。这样,瑟夫夫人就可以对着电脑热烈地“交谈”。

  瑟夫对芯片植入持支持态度。他表示,他本人弥补自己记忆力下降的方式是Google搜索,但他希望有一种可以植入体内的存储芯片,能够让他的记忆力更好一些。瑟夫还兴奋地谈道,未来科技的发展,或许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方式来修复人的感官功能。

  今天,我们可以把PC、上网本以及各种各样联网的消费电子产品视为互联网的边界。几乎可以说,互联网的边界就是这些产品的显示屏、扬声器与麦克风,音、视频是人们与互联网交互的主要途径。

  但是,这种人机界面还处于人机分离的状态。也就是说,来自互联网的数字化的信息,必须借助于显示器或者扬声器转化为模拟信号,再通过光波和声波传输,才能被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接收,之后再通过视网膜和鼓膜转化为模拟电信号,通过视神经和听神经传输到大脑。

  未来,一旦我们可以将芯片嵌入人体,或者出现其他半嵌入、非嵌入式的解决方案,互联网与人体之间就能形成直接通信,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不用再借助传统的光学和声学通道,同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们的神经系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合一。这就是脑机接口,又称为脑机界面。

  脑机接口把互联网与人直接连在一起,因此当前很多人也开始把脑机接口纳入了物联网的边界。

  人工耳蜗:脑机接口的雏形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脑机接口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接通路。在该定义中,“脑”一词意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而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心智”(mind)。“机”意指任何处理或计算设备。

  如同物联网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样,类似人工耳蜗这类设备到底算不算脑机接口,业界也还存在分歧。严格意义上说,人工耳蜗属于神经修复领域,而神经修复是指用人造装置来替换原有功能已经消弱的部分神经或感觉器官,其中并没有指明一定要与大脑相连。但是,由于神经修复与脑机接口,采用了相似的实验方法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两者均是以恢复人的视觉、听觉、运动甚至认知能力为目标的,因此二者常常被混为一谈。至少,我们当前可以把人工耳蜗视为脑机接口的早期探索,因为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脑机接口的了解。

  根据百度百科听觉条目,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只要我们反过来看,就不会被这些名词所困扰:大脑通过听神经接收的生物电信号,最初是由耳蜗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因此可以把耳蜗视为人的声传感器。

  与助听器对声信号放大的原理不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声波信号通过麦克风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语音处理器滤波后,将有效信号送到发射器,接收器接收到音频信号后,经由电刺激器传输到埋在耳蜗上的电极上,由于电极与听神经末梢相连,最终,音频信号将会传输到大脑听觉中枢。


背景资料:

 

百科名片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有时也称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在单向脑机接口的情况下,计算机或者接受脑传来的命令,或者发送信号到脑(例如视频重建),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而双向脑机接口允许脑和外部设备间的双向信息交换。

目录[隐藏]

脑机接口与神经修复
动物脑机接口研究
人类脑机接口研究
细胞培养物的脑机接口
伦理问题
国内研究机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