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手机上网 |
3721一直在跟CINNIC做公开的斗争——或者是他非要把CINNIC当成对立面,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但那段时间,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副提着大砍刀勇斗不公正垄断的形象,嘴尖牙利,粗糙,跟儒雅不沾边,跟穿西服打领带的外企职业经理人联系不上。
跟周鸿祎面对面访谈了2个小时有关创业的话题之后,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但,依然粗糙——与他合影后,周鸿祎一边奔向自己的办公桌,一边说:“你今天运气好,我穿了件好衣服!”
周鸿祎对自己性格的评价是:“我的性格比较自强、自立、比较简单,另外我比较喜欢创造一些新东西。”因此,他喜欢创业。有关创业的话题让他兴奋。贯穿他做大3721的创业和经营理念同样令他兴奋。
创业:未思进、先思退
周鸿祎:我鼓励很多人创业,但是鼓励大家创业不等于盲目地创业,创业有很多条件,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天时、地利、人和。实际上95%的创业一定是失败的。
对于创业,我有一些建议:第一,古人说“未思进、先思退”。就是说在做一个事之前,首先要调整自己期望到一个合理的高度,事情最后是否成功,要决定于机缘。在第一波互联网创业过程中,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运气,而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人并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不优秀,只是他们运气不好,时机不对。
所以我觉得大家对创业先有一个心理准备,一开始不要先幻想美酒、鲜花的喜悦,要知道1%的成功者是踩着99%的不成功的公司尸体过去的。因此,有了这个思想准备,才不会有特别高的期望。换句话说,不要对创业可能遇到的困难缺乏认知,否则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就会觉得“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小企业头三年,每天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周鸿祎:第二个,即使有运气,有神人相助,也一定会经历很多困难。从丁磊到陈天桥,、张朝阳都历经了很多的困难,甚至某些时候公司都做不下去了——他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路很顺,每一个成功的公司或者人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初创的企业的头三年比较危险,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打转。创业者每天都会面临企业的各种问题。从战略上讲做企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但是这个伟大的事业是由每天无数的困难和问题组成,刚解决完一拨又出来一拨,只要做企业你就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人嘲笑你步伐很慢,也可能别人走在你前面,也可能你的产品没有按时开发出来,你碰到N多的问题都让你觉得创业就是自我折磨。但是,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不辛勤的投入就不可能有收获。
大家在创业之前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你奋斗了五年,但是还是没有成功。你看到一个企业家经过十年获得了成功,你有没有决心把人家十年中吃的苦也吃一遍,甚至比他还更艰苦,因为你可能不如人家聪明或者有运气。如果有这些心理准备,我觉得你才可以去创业。千万不要只看到创业成功后的风光,而忽略了背后的艰辛。
创业要做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事情
一定要做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创业必须意志坚定、苦中作乐。所以,你一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你才能有热情,你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源去做。如果一个人创业没有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仅仅是因为这个事别人干挣钱了,也跟着干,我好像还没有听说过这样能获得成功的。只有热爱,才能有信念,你才能够拿你的信念去激励自己、鼓舞你的团队。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因为你热爱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事业,你才能撑下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做自己喜爱的东西,而不是要人云亦
像3721刚创业的时候,就是想帮助中国老百姓上网更简单,如果想访问天极网,不用输入复杂的www.chinabyte,com, 只要直接在地址栏内敲这个“天极网”这个词就可以了,一方面我们觉得这个事有意思,另一方面我觉得做这个很有成就感,可以帮助更多的老百姓更方便的上网冲浪。当时即时通信工具很火,国外有ICQ,国内有OICQ,当时我们内部也讨论过,是不是也要做一个即时通讯,但是我当时对即时通讯没有感觉,因为我不喜爱这个东西,我自己并不太用这个工具,因此就没有投入来做。我当时只想为老百姓上网更方便找到对应的网站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它没有喜爱,没有深入的了解,要做它的话也不是这么容易成功,因为当时有好多家他们也没有做成。创业成功的前提,很简单,就是挑你喜爱的事情。
创业之初,毋求宏大但求实际
周鸿祎:创业的项目要着眼现实,要做的事不一定描述的多么宏大。因为你毕竟是创业公司,不具备大公司那样的资本、资源还有人才,其实你能做的事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不要开始就把自己的事情描绘的很大,但最终不一定能够做的很大,想的到也不一定能做到,而且,你描述得越大越不成功。
很多人创业之初除了兴趣之外,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最早Jenny跟David 创办雅虎时,他俩就是觉得上网找网站不方便,因此就做了一个网址大全,首先他们两个人自己用,也推荐给他们的朋友用。最后用的人越来越多了,就成为商业的载体,然后就越做越大。像eBay,最早创始者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卖掉,他找不到地方卖,所以他自己弄了一个网站,后来发现很多人也有这种需求,这个事业就越做越大了。
做事情着眼点要低,要现实。有很多创业者去见VC的时候,说起自己的事业都说的云山雾罩的,其实这样会让VC根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只要说你想做什么,这个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了。
主持人:现在的人创业的话,如果描绘得不够大的话,谁来给他们投资呢?
周鸿祎:这就是创业者常犯的错误。面对投资人,你就踏踏实实的讲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因为所有的小公司都是从小起点做起来的。我常讲,“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当他们创业成功以后,历史学者把它总结为什么经验、规则之类的说法。今天很多创业者都没有经验,不像我们这些已经创过业的人,要求他们描绘一个什么蓝图,我觉得是不现实的,所以描绘出来的东西都是大而空的东西,其实不如踏踏实实的找一个感兴趣的点,能解决问题就好。
戴尔最早根本没有想到创造一个直销模式,他就是觉得自己攒电脑可以便宜,可以卖给周围的人,做得多了,最后才形成现在的企业。红军长征的时候,刚开始根本没有目标的,是因为当时失败了,打得到处乱跑,东躲西藏所以最后决定去陕北了,其实历史的当局者也不一定非常清楚去了陕北就会怎么样。
比如今天大家看到陈天桥、丁磊、张朝阳等等他们很成功,但是也有一些很优秀的人他们不一定成功。我知道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吃了很多苦头,只是这些苦他们不说而已。但是也有很多人,指点江山,对这个企业批评,对那个企业提出建议,我看了都会暗自发笑,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里面的酸甜苦辣,像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创业的。idea是不值钱的,成本是最低的,比如我们俩坐在这儿,一个小时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弄出来几十个想法,脑子稍微一转你的思想已经在宇宙走了好几个来回了——行动的成本才是最高的,对创业者来讲要看自己是不是有这种经验和执行力。
创业者五个必须知道的做事方法
周鸿祎:所以作为创业者,有几个很基本的做事方法:
第一个,一定要有激情和理念,你才能感染自己和其它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所有人绝望的时候,你要感染你的客户,感染你的员工,你要感染合作伙伴,感染所有人。
第二个,要专注。别说小公司,大公司多元化也有失败的例子,小公司更应该抓准一个点把它做深、做透。这样才能积累所有的资源。小公司到处试验会让你企业耗尽很多资源。专注就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3721坚持六年了,一直坚持做中文上网、中文搜索,我就做这一件事情,GOOGLE也是很专注,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才能横向扩展。
很多创业者都栽在不够专注上,是因为他自己脑子里面没有想清楚,,今天在这儿打一个井,明天再那儿打一个井,最后哪儿也没有挖出水,地面上只是留下了许多坑而已。你五个指头都叉开和一个拳头是不一样的,专注就是你把所有的资源都凝聚在一个点上。
第三个执行力,很多创业者也容易在这里摔跟头,我见过很多人夸夸其谈,我估计他们创业,至少第一次肯定都不会成功,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创业者是要少说多做,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搞得太乱,而是把自己美妙的想法分享成结果。Idea没有那么重要,Idea就是一个开头的方式,同样的Idea两个人同样做,谁的执行力更强,谁的经验更丰富,谁就更容易成功。
第四个,我觉得创业者还要有一种胸怀,就是所谓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我记得哪个哲学讲过:人们对于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往往是不能理解的。就像我做过三次创业失败过两次,这次做了七年。像张朝阳他们每个人都有经历,所以我谈的很多话都是这些人没有经历过的不能理解的。我看到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太自负,就是他不能从成功的人士那里学到一些优点,对于一些好的建议有的公司就听不进去。那些能听得进去的,他们就得到很多经验,下一次的成功率会更高。
第五,不要盲目去模仿和抄袭大公司的做法。 比如我们很多人在新浪、搜狐做过,他出来就会不自觉按照大公司的做法建立一些规范制度等等,但大公司为了稳妥,一般都比较慢。大公司为这个“慢”付得起代价,小公司不能用大公司的这种做事方法。我讲过大象和兔子的故事:大象和骆驼三天不吃也没事,但是新创业的公司像小兔子一样,每一步都跑得快,要到处找食。本来就是个兔子,却以为自己是个大象,用大象的心态做事,在狼面前慢慢踱步,最后就会被狼吃掉。创业意味着你要有创业的做事方式。
主持人:您指的是商业模式吗?
周鸿祎:商经讲过了,如果你跟公司做一样的事,大公司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他的势力很强,你跟他比你是没有优势的。off-map就是说,如果你把整个产业画成一张地图,你可以看看哪些领域被谁占了,谁有什么优势。你应该找一个不在这个地图上的事情去做。比如说,前几年大家都不重视的搜索,就做起来了。
- 第1页:创业者五个必须知道的做事方法
- 第2页:今天的WEB2.0多是纸上谈兵
- 第3页:做3721,我一直诚惶诚恐
- 第4页:年轻人没想清楚如何创业,不如给别人先打工
- 第5页:我不是土财主,我还是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