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的成长笔记(41)——孩子阅读的精读与泛读

(2015-03-24 10:38:39)
标签:

育儿

昨天,老师录制了一个淼淼小朋友在幼儿园讲故事的视频发给了我,并感叹家长在家付出了多少,把孩子教成这样。我看着视频里的女儿,和在家里的时候一样,她把黑猫警长中的一节故事讲的很好。

这让我开始琢磨阅读中精读与泛读这个问题了。

女儿有非常多的书,或者说,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拿出一点儿钱给孩子买书。从刚开始的小熊系列,到后来的卡梅拉系列、好爸爸系列。除了这些系列,还有诸如睡前故事、童话故事、睡前故事春夏秋冬四卷等等。另外,随着孩子成长的阶段不同,会给买不同的书,比如为了应付入园焦虑,买过一口袋的吻、我爱幼儿园、魔法亲亲等。还有,有时会随着某个节日的到来,让孩子从书本中来认识节日,比如圣诞节的时候买的圣诞老人的王国、我爱圣诞节等等。还有一些,是根据孩子对动画片的喜好来选择书,比如看了羊年喜洋洋大电影,女儿就买了一本同样的书;喜欢看熊出没,女儿就买了套熊出没,还有猫和老鼠之类。

以上这些书,是属于泛读的范畴。一本书,读过几遍,也就放下了。偶尔,女儿还会翻出来,再看一遍,或是让我给讲一遍。但是,泛读有泛读的意义,它培养着孩子的阅读习惯,开阔着孩子的眼界,提升着孩子的素养。

和很多爸爸妈妈一样,我给女儿选择的书很多是绘本。可是,或者因为自己是学习中文的,喜欢文字,便觉得有些绘本里的语言真的很贫乏,甚至有些文不对题,图画和文字不相符。有些相符的,也是叙述性语言。这与我想给予孩子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我理想中的读物,要有生动的图画,要有丰富的文字,那文字,要像一首诗,要传达给孩子一点一点儿的美好,要是描述性语言,或者是感悟性语言。所以,很多时候,拿到一本书,我会先自己看一遍,如果觉得文字好,就用书上的;如果觉得文字不够好,就会琢磨一下怎么用自己的语言把她美好地描述下来。对于两周岁、三周岁的女儿来说,这种做法应该算是可行的。因为,她说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因为妈妈讲的比爸爸好听。(老公是完全按照书上的语言为她阅读的)。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

去年,过了四周岁生日,临近春节,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讲的和书上不一样哎。”我很自以为是地说:“妈妈讲的比书上好。”女儿固执地说:“你读书上的字给我听听。”好吧,那就读书上的字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得是腊月二十八那天,在大润发发现了《黑猫警长》的书。书是女儿先看到的,当时的她热衷黑猫警长这个动画片,自然选了这套书。回家后,我翻了一遍,却惊喜地发现,这本书与很多的书比起来,语言很丰富生动,却又简洁,且图文一致。应女儿的要求,我便读给她听。

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腊月二十九回老家,女儿把这本书带回了奶奶家,后来又带到了姥姥家,几乎就是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但后来因女儿发烧我们急着赶回了济南,那本书也就忘在了老家里。

回来后的女儿,对那本黑猫警长的书念念不忘。那本书是螳螂凶杀案,是女儿很喜欢的一个故事。无论什么,都赶不上孩子的喜欢更重要。于是,待她身体好转,待我工作不是那么地忙碌,某个中午,也就是3月6日,我去大润发给买回了那本书。考虑到她那么喜欢,这次买了仅有的两本,一本是年前就看过的螳螂凶杀案,一本是智斗蜂群(就是女儿在视频中讲述的那本了)。

我还记得,刚刚买回家的那天,女儿开心的不得了。让我连续地给讲了两遍,夜里是抱着这两本书入睡的。

再后来,女儿隔三差五会让我再给讲一遍,她自己也会认真地看。我发现,她几乎记住了这两本书中的情节,她几乎可以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当然,因为自己会讲述了,她就不再缠着我讲述,而是她讲述给我听。我很认真地听着,发现,她不是完全地背诵,她有着自己的理解,她会把个别无法理解的词汇,用她已经掌握的词汇去代替。逢着很难懂的地方,她会问我,然后我换上一种浅显的语言给解释,她就说,哦,明白啦。有一页书中的思维跳跃很大,女儿会翻出前面的书页再看一看,然后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用一句话说,就是像小学生一样,她是把这两本书当语文课文来学习的。这就是所谓的精读。

渐渐地,因为都掌握了,发现她对这两本书不多么地入迷了,我试探着买回了第三本书。这本书不是黑猫警长,但是,是同一出版社同一个人编写的,我还是喜欢它的语言。这第三本书是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对于我来说,是从小就看的动画片。可是,女儿对其很陌生。现在的孩子,好像看爱探险的朵拉、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等等比较多,很少看西游记、葫芦兄弟、巴巴爸爸之类的。所以,我不知道,女儿是不是会喜欢。

我读给她听,她竟然说很好听,说很喜欢。因为书的颜色和布局等与黑猫警长类似,她就自然地把它们归为一类了。再后来,我又买回了第二本葫芦兄弟。买回来的那天直接带到了幼儿园去接她,这个孩子,她站在电动车上,一句话没说,一路看着书回到了家。一进门,她就要去我读给她听,读完一遍,又要求第二遍。

就是这样吧,出现了开头说的,老师录制了淼淼讲故事的小视频,发给我的那件事。其实,除了能够完整地、条理清晰地讲述故事,因为是照本宣科,女儿对汉字的认知度也大大地提高了。她会比着那几本书,指着上面的汉字一个一个地读,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也就是说,她不是单纯地去认识某个单字,而是在阅读故事里认识了很多汉字。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她对汉字的认知能力。

我自然想起了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说,要提高语文水平,一方面是要泛读大量的书籍与文章;另一方面,就要找出几篇好的范文来精读,甚至可以用来做摘抄,把这范文从头到尾地写一遍。原来,用在孩子的身上,亦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