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的女挑夫
坚毅无比的责任感
天高海深的母亲
呕心沥血的奉献
人们为什么会感动?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动呢?
我可以说我今天被感动了!我又一次掉泪了!
今天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位姓汪的中年女性,片中叫她汪大姐.对我来说,她应该和我妈妈是差不多的年龄.汪大姐的丈夫在13年前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地度日。为了生存,她加入了挑山的行列,就是人们俗称的“挑夫”。“夫”指男人,这个行当没有相应的女子称呼,也极少有女人来从事挑着重物上山挣钱的职业。可汪大姐做到了:每天,汪大姐都要挑着150斤的重担,踏着4000多级台阶,爬上山顶,一天往返两次,报酬是每挑十斤东西能得到一元钱的报酬;挑一担东西,只有15元左右的报酬。
她挑着这样的担子,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的,一干就是13年。
汪大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健壮而能干,经常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抓鱼;汪大姐既勤快又能干,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的。他们的头生孩子不知是什么原因,从头发到皮肤都是异于常人的煞白;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想再要一个孩子,碰巧,是一对漂亮而聪明的龙凤子。正当汪大姐和丈夫沉浸在家庭的幸福之中的时候,灾难降临了。
她的丈夫在用电瓶炸鱼的时候,不幸被电击中了本人,丈夫没有留下任何的话,就去世了。这时候,汪大姐虽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可她还不到三十岁。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连日的暴雨,又把她家地里的蔬菜冲了个精光。看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汪大姐必须在孩子面前硬挺着。她把丈夫埋在了附近的山坡上,由于家里太穷,只能草草地做一个土堆,她甚至没有钱给丈夫的坟上立一块小碑。而背地里,她经常一个人跑到丈夫的坟上大哭,在野地里大叫。
那是1995年,失去了丈夫又饱尝了人间冷暖的汪大姐,横下一条心,拿起根扁担就冲进了挑夫的队伍。刚开始的时候,她很不适应,东西挑得少了,挣不来钱;东西放得多了,又挑不上去。那些强壮的男挑夫们,也都劝她,还是做点别的吧,挑夫这一行太苦了,那是男人们无奈的选择。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汪大姐就起来了。先到镇上的小店里采办山上人家要的东西,那都是些死沉死沉的东西,煤气罐、大米、黄沙、矿泉水等等。一个挑子经常是一百四五十斤,多得两百斤也挑过。担上以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四千多级山路,给人送到家里去。称好了份量,一月一结帐。有的时候还好,天气好,人也正常,倒也不觉什么。可有时候,碰到了下雨,虽然山路很滑,她也不能慢着,就这苦力活,竞争却非常激烈,稍有做得不好的,山上人家就不在你这里订挑子了,生意也就不稳定了;为了让人家称心,汪大姐只能尽可能地赶路,按着人家订的时间把东西给人送去。有时候,晚上人家要东西,因为晚上的开价是白天的两倍,也就是说白天挑十斤一块钱,到了晚上挑十斤就成了两块钱了;看着两个读书很努力,也很快要考大学的孩子,再苦、再累、再危险,她也顶下来了。
她的肩和大腿肌肉都已经是僵硬的了......
挑山的故事我看完了,可是,我的脑子里始终想着这个故事。我被汪大姐的人品,她的自强不息,和她的伟大母爱深深地感动着。佩服她的笑看人生,她是那么的实在,面带微笑......
真希望我们大家都应该关爱那些还有很多更苦更累的人们,让世界充满爱!这也是我看完后的感想.我们大家加油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