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院日记(2):鲁迅文学院里的大师们

标签:
鲁院鲁迅文学院聚雅亭文学殿堂 |
分类: 鲁院日记 |
被作家们视为“文学殿堂”的鲁迅文学院迁到了北京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
我没有注意旧鲁院的院子里栽种了哪些树,从鲁院的老学员的文章中,得知有浓荫华盖的雪松、整齐的忍冬青、缀满鲜花的桃树和悬铃木……用青绿色石子铺成的甬路蜿蜒其中,有一亭台兀立于院之东北角,红漆青瓦、雕梁画栋,因来者全是满腹锦绣的鲁院才子,故美其名“聚雅亭”。只可惜我是无缘去此处“雅聚”了。好在新鲁院的院子里,有好多令天下才子的顶礼膜拜的文学大师们的雕像。我常常留连他们的身边,一次,两次……我都会静默伫立,长久地与他们对视。
http://s8/middle/4a491deegbb6face06da7&690
(走进鲁迅文学院的每一位作家,心中都会涌起一份神圣与自豪。同时,有的同学也会比别人多了一份莫名的焦虑,尽管班主任陈涛一再劝导我们不要焦虑。)
朱自清像
郭沫若像
一代才子在愤世疾呼。
http://s9/middle/4a491deegbb6e83d0fee8&690
老舍(右)、叶圣陶(中)、曹禺(左)
他们在谈论什么?是文学,还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我不敢随意猜测,每次路过这里,我都会感受到叶圣陶作为一个文学后生的那份谦卑。这种谦卑正是我们当下人所缺少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http://s4/middle/4a491deegbb6ea28ab3a3&690
冰心像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阳光正洒在冰心雕像的脸上,我想一个写出那么多充满爱的文字的伟大作家,她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阳光。瓷瓶里插着鲜花,报到第一天我来的时候,鲜花旁边还有一张洁白的纸,上面写着: 亲爱的娘和Daddy,我们今天来看望您们了。您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您们的精神,对我们的爱永存。永远爱你们的老二、陈恕、钢钢、刘小丹。2.28.2012 看到这样的文字,鲁十七的女生们常常潸然泪下,尽管她们写出了那么多侠肝义胆的文章。
http://s4/middle/4a491deegbb6ea40f4d63&690
巴金像
我充满敬意地看着他,想起了他的巨著《家》《春》《秋》……冬天,雕像上有一些尘土。从此,我便多了一份心事,我期待一场雨,一场清澈的春雨……
茅盾像
http://s15/middle/4a491deegbb6ea887a6fe&690
赵树理和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中的女主人公小芹
http://s9/middle/4a491deegbb6ea96a0738&690
小芹,黑黑的辫子,面如满月,精致小巧的鼻子,低眉顺目,现出一副娇羞之态。
这些文学大师们的不朽篇章,给予了我丰富的人生营养。我的心中,怀揣着永久的敬意与崇拜!
http://s2/middle/4a491deegbb6f19d47fa1&690
吸引了好多的文学女青年们前来和大师们合影。
http://s1/middle/4a491deegbb6f1a9880a0&690
又来了四位男青年,你看他们的装束有多前卫、多时尚,标准的文艺青年模样。说不定,他们之中的一位将来就是鲁奖、茅奖的获得者
http://s8/middle/4a491deegbb6f1b947b07&690
我刚来鲁院的那几天,池塘里还结着冰,每天下午的时候,便会有红色的金鱼在坚冰融化的水面上游动。我还是第一次在冰水相间的水中看到这种景象。
http://s8/middle/4a491deeg7924b615bcc7&690
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撒播火种的文学,我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传给别人。这是巴金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想,这就是文学的薪火相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