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王府风云录 |
贡王袭位除弊政
贡桑诺尔布将父亲埋葬后,按朝廷理藩院批文,袭多罗杜棱郡王,并出任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兼卓索图盟盟长,时年27岁。几个月后,贡桑诺尔布奉旨晋谒,于1899年1月19日(公历),被慈禧太后“着加恩在西苑内骑马,并乘坐拖床”,公历2月7日,光绪帝赏贡桑诺尔布黄缰。
贡桑诺尔布从京城返旗后,正式行使喀喇沁郡王职权,立志新政,废除旧弊,重新修定喀喇沁旗务章程和府内规则,与以前各代王爷相比,确有天壤之别,喀喇沁地区政治气象为之焕然一新。燕怡堂旧时优伶,因戏班被遣散,根据每个人的才学能力,挑选那些人品好、能干活的仍留王府妆差,其中行为不轨品行不端之人,都让他们归家务农,戏班衣服行头,全部卖掉,把府内二十岁以上的婢女一律由其父母领回,自由婚配,对蒙古族婚俗进行了重大改革,反对大操大办,提倡“文明结婚”。旺都特那木吉勒王爷在世时,府内差役奴婢每日两勺饭,一律不准吃饱,现在王府取消了这种制度,并经常为下人改善饮食。
封建社会历来等级森严,尊卑有别,奴仆冲撞王爷,轻者被打,或以财物抵罪,重者则株连九族,全家抄斩,而王爷对奴婢非打即骂,全凭一时兴致,即使有时枉杀滥杀,事发不过赔付银两稍作安慰而已。贡桑诺尔布倡导人与人之间应平等,认为“民视其君严如父母,君侍其民如同赤子,上下一心”国家才能兴旺强盛。他说:“蒙古喀喇沁地区的社会,也有台吉、他布囊、阿拉特、和布特、佣人札克沁、伯牙楚德等等的等级。上级对下级的统治,虽然不象高丽、印度那样残酷,但在那颜和奴隶之间,也有严格的法律界限,下层的阿拉特是没有政治权力的。”贡桑诺尔布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来都是一个始祖的子孙,现却区别为那颜、奴隶,这是不合情理的。”他颁发《训令》,取消原来奴仆见王爷时所行的跪拜礼,实行鞠躬礼。任何人在晋见王爷时,有官职的自呼职衔,没有官职的自呼己名,一律不许自称“奴才”。原来印务处官员、管旗章京等会见王爷,皆站立两侧,待到贡桑诺尔布任王爷时,每商议旗事,都让他们坐下畅所欲言。他首先提出:“现今世界,是以知识能力为资,而不以门阀出身为贵”,贡桑诺尔布主张人民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力,即使是有身份地位的伯乐楚德和布特、楚克沁等人,也要一律和普通平民地位平等,不享有任何特权,和平民一样凭自已的真才实学量才提拨使用。对于平民中的子女解除充当奴仆的身份。
清廷对蒙古地区一直推行“崇释以限其生,分封以制其地”的羁縻政策,大肆倡导喇嘛教,麻痹蒙古人的思想,达到巩固其统治阶级的目的。因此贡桑诺尔布对全旗民众公布训令:“今后有两三子者,不允许再送去当喇嘛,所属各旗札兰章京等,转移所属民众一体遵照办理,其有胆敢抗违本令者,务将其押送至本札萨克衙门听候法办,切切此令。”同时加强对喇嘛庙的管理,并颁训令:“近来喇嘛僧众,不守戒律者,日渐增多,违教破戒,云游四乡,追逐色情,饮酒作乐之徒,实属不少。此后如经查此种不肖之徒,则必依法惩处,使其回乡还俗。切切此令。”
当时蒙古诸旗,凡王府一切费用开支,如婚丧嫁娶、皇差过境、贵宾临门及王府演剧开宴、采办食物、用物、玩器,都是从各户中征收,既使是王府内发生诉讼事件,如争爵、争差等,诉讼费用也从蒙户中征收,如果蒙户不能马上交纳,则赶走他们,饲养的牲畜以抵现钱,另外还要受到寺院上层喇嘛的重利盘剥。尤其蒙旗大小官员,都不领俸银,他们的一切生活开支,亦从剥削民众中来。所以平民一年所得不过数日之耗,赢余无几,不待来春,又靠借高利贷度日。同时还要承担王府的各种劳役,为清朝政府服兵役。佃农除受蒙汉地主的正常地租剥削以外,还经常遭受州县官吏的敲诈勒索。姚锡光在《经画东四盟条议》中列举了以下常见的几项,每一中等之乡常数的摊派每年交纳办公费、秋审费、兵差费、罪囚过境递解费、岁科试费、考棚费、送谕贴、告示等零星差费约四、五百千文上下。每年无常数的摊派:州县官下乡验命案一起,公馆等费四、五千文不等;验盗案一起,公馆等一、二百千文不等,“每一州县摊派兵米,约二千石上下”,凡此种种,均由乡户摊派,乡约、牌头在催敛之时,“则任敛花户(即花名册所注之户),又信于缴官之数”。所以“国家并无丝粟之征求,而民户实受敲剥之痛苦”。
因此许多蒙古族平民百姓为避税逃往外旗,或送子于喇嘛庙,造成了蒙古人口减少,并日渐贫困。贡桑诺尔布发现了这一弊端,就在札萨克衙门特设度支局,任诺门乌力吉为该局首任局长,统一登记管理所有税收,将按丁收税改为按户收税,规定头等户收六贯,二等户收四贯,其余以下贫困户一律免收。在这种法定收税之外,不得随意摊派其他任何税款。规定协理台吉以下大小官员,按年照发津贴;官兵按月支给薪饷;出公出差官员,按其日期发给膳费,严禁官员随意骚扰民众。
度支局负责制订年度计划,统一控制财政开支,年终将财政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增加财务收支及使用情况的透明度,如此有利于民众的监督,对一些贪污腐败现象也起到了遏制作用。王府总管赵鹤亭在平定金丹教时立有大功,深受贡桑诺尔布的赏识重用,在贡桑诺尔布办学时,诸官员均不积极,惟赵鹤亭极力帮助筹措经费及其他诸项难题。后被守正学堂数名学员举报他任开垦员时贪污公款,修建豪宅,饮食铺张浪费,极尽奢侈,每天请数十名喇嘛诵经祈福,贡桑诺尔布查明实情后,并未因其有功,且与己私交深厚而姑息迁就,而是秉公办事拟逮捕法办,后因消息泄露,赵鹤亭全家出逃,在哈尔滨俄国办的《远东日报》当蒙文翻译,后客死他乡。
以上种种改革,远远地走在了当代蒙古王公之前列,贡桑诺尔布,除旧布新,在蒙古地区首开改革先河,思想开放,政绩卓著,为蒙古民族的振兴和喀喇沁地区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前一篇:王府风云录:第十章
后一篇:王府风云录: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