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冰臼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他们登上大青山,经过科学研究确定了冰臼的成因: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几百万年 以前,青山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1000———2000米厚的大冰盖形成的冰川融水,具有300———400大气压的压强,这种压融水有着向下的巨大动能,它携带着石块快速流动、旋转,不断冲击岩石形成冰臼。存在争议的是以往发现的冰臼多分布在冰谷、冰床等低洼处,而大青山的冰臼则分布在山脊和山顶部的花岗岩上,令人费解。大青山冰臼的发现,揭开了大冰盖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同时为学术界已经争论了半个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冰川问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青山主体浑然雄奇,巍峨壮美,远看似神象,近观如端坐的大佛,有风韵天成的神秘感。美丽神奇的大青山,沐浴过唐风宋雨的大青山,含黛凝翠的大青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青山,由于有了堪称“世界奇观”的冰臼,一下子出了名,它含羞带涩地 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以秀美的姿容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
我曾经多次探访过大青山。1997年,我从克旗人民法院调到旗委宣传部,恰好全旗组织了一次民间采风活动,我有幸和全旗的文朋诗友一起,从大青山的南面穿荆绕石爬到了山顶,坐在了被当地老乡称做的“九缸十八锅”的冰臼旁,吃着烧鸡,喝着啤酒 ,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意兴遄飞,年少轻狂。这些石缸石锅的奇特造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大青山还是一座普通的山,没有被旅游开发。我从山上下来,采访了山下的老乡,写出了关于蛇石、险石、棺石、蛙石、大小窟窿山的传说,被选载于《克什克腾民间故事》一 书 。以后又几次陪着上三级新闻媒体的记者,来过大青山。因为担负着陪同采访的任务,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安排采访的车辆和景点的介绍上。尽管身在山中,却少了几分专注,很少去欣赏大青山鬼斧神工的美、天趣自成的美、粗犷豪放的美、秀丽婉约的美!此后尽管疏离几年,我却与大青山永难相忘!去年我又和市文联的全体职工,再一次来到大青山的山脚下,我在大青山的半山腰处停了下来,坐在高大的柞树下,听着萧瑟的山风,看着宽大的柞叶逐渐由绿变黄,心中油然升腾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愫。不同的造访,不同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心境。我记得第一次来是在春天,上到山顶的时候,下起了一阵小雨,那是春天的第一场春雨啊,那场雨如油一样滋润了土地,那场雨使大青山变得山青水绿,那场雨把所有的企盼都洗淋得又鲜又亮,那场雨也涤尽了我心中的尘埃。我听见了山下农家的孩子在雨中欢快地叫喊!我仿佛听到了禾苗拔节的声音,仿佛嗅到了秋天五谷丰登时的芳香。
十多年逝去了,我已经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中年人,我已经耗尽了青春走向了苍老。我那颗曾是年轻和火热的心,也已经被人间苍桑磨砺得如同大青山的磐石一样的坚硬和粗砺。可是,那个没有矫饰的大青山,那个质朴的大青山,还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故乡的大青山总是让我在梦里魂牵梦绕。
有一种记忆总是叫人难忘;有一种思念它叫思乡,它会让你在他乡的夜晚辗转返侧。
是啊,故乡一次次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神奇的大青山啊,又一次牵引了我的脚步!
我又一次回来了,是前尘旧梦,还是今生有约?故乡越来越近了,大青山的容颜渐渐由模糊而转为清晰,近乡情更怯。大青山,我的眼睛再一次目睹了你不老的容颜;我的双脚再一次踏在岩石上,去感受你在第四纪冰川时石块和泥沙在坚硬的花岗岩上高 速旋转时遗留的温度;让我的足音和远古传来的天籁、鸟鸣、青草拔节的脆响、百花绽放的声音一起在这土地上同时奏响。
上山的时候,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大青山一下子笼罩在朦胧的雨雾中,同样淅淅沥沥的小雨,唤回了我远去的美好记忆。大青山自2004开发建设以来,先后建设了青山坛、洞吧、观景台,恢复了古石庙,修建了索道、游步道、马道等基础设施,共有景源129处供游人游观景,其中青山象形石景观数量堪称国内之最。著名的有鹰石、蛇石、龟石、蛙石、天犬石、双熊石……个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扼腕叹绝。
不一会儿,雨霁云收,阳光复又从天边涌来。雨过青山翠,这儿的空气更加清新,甜丝丝的,有股青草味儿,有股花香味儿。不知不觉间,雾升起来了,一眨眼满山遍野都是奇特的雾。我们坐在索道 上,身边缭绕着轻纱的云雾,恍若仙境一样。缥缈的山岚诗意般地在心中弥漫,消解了我的疲劳。我的灵魂渐渐地从尘风俗雨中超脱出来,在这远离浮躁的圣灵之地,冉冉在升华,不断地向上……从索道上俯瞰脚下,可以看一石象一个采药老人,背负着药筐,手拿着药锄 。远眺远方的嶙峋怪石在云雾里时隐时现,瞬息万变。从索道上看云烟飘浮,如海如浪,有的峰尖伸出云海之上,像大海上的礁石。云雾的流动变幻,使得静静的山峰活动起来、丰富起来。“动”与“静”在这里艺术地变幻着。雄伟而凝重的山峰,在绿茵茵的草甸的映衬下,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我们上到了山顶。回首看,云雾升腾到半山腰,便缠缠绵绵地舒开丝纱长袖,痴恋着青峰翠峦,缓缓地飘动。此时雨后新晴,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拾阶而上,这山的伟岸、峰的峭拔、谷的幽邃一一扑入眼中。道边的杏枫李榆,经过细雨的梳理,美得叫人吃惊。且不说道旁洁白如雪的六月雪,黄灿灿的金蔷薇,紫莹莹的铃兰,单那山崖上一片片卷柏就绿的那么迷人。那绿,绿得浓烈,绿得幽深,绿得出奇。卷柏不因无人欣赏而不芳,不因寂寞而不绿,它就象古时山中的隐士,无欲无求地活着。它生长在贫瘠的岩石上,悄悄地绽绿吐芳,让我感到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春天已经过去, 路旁一棵接一棵的杜鹃已悄悄地收藏起了它们的姹紫嫣红。而我却仍在想像,当春天来到故乡的大青山,杜鹃花在漫山遍野火红地燃烧着的时候,春雷就开始一声声炸响,山里人春耕的歌声便嘹亮起来……
穿林海,过小溪,一路百草丰茂,落英缤纷;一路野花争妍,直入眼底。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物都是“美”的组合和浓缩。这里有蝉噪、鸟鸣、还有流泉的淙淙。生长在岩石缝里的树,或傲然挺立,或旁逸斜出。但当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解时,并不能使我听得饶有兴趣。我更愿在山水云间享受飘逸,在翠树绿荫间体验幽邃。大青山时而陡直时而平缓的石阶,石阶旁用山中的树条编织的垃圾箱,仍然保持着清纯秀丽的原生状态,如同一个天然去雕饰的乡野女子,清丽自然、楚楚动人。大青山,虽然没有黄山之秀,没有泰山之雄,却独具小家碧玉一般娴静优柔之美。每一块石每一株树、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诗意地保持着原生静态之美,是如此地摄人心魄,令人痴迷。 这原生态的旅游,让你有心灵散步的惬意,没有霸气的冲动,没有喧哗的聒噪,没有矫情的寒酸,你体味的是一个自然的、本真的、朴实的大青山。我们站在大青山的山梁,放眼西望,都是拔地参天、俊秀奇绝的石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峰林了。
峰林散落在青山山顶的草甸上,或一峰独立,直刺苍天;或三五成群,相依相傍。它们若兽若人,形神酷肖,生动逼真。五石人山、一撮毛山、姥姥姥爷石、双熊石、天犬石栩栩如生;还有更多的象形石分布在大青山的山上,除了我知道的这些象形石外,我还有新的发现。下了索道,翻过山梁,便看到一块石头象一条海豚从海里跃出,它的整个身子都露出水面,双眼圆睁,脑圆吻突,活灵活现,故取名为“海豚出海石”。相传大青山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一条海豚钟情于大青山这块宝地,也想沐浴一下大青山的阳光,呼吸一下大青山的清新的空气,它纵身跃出水面,突然云开日出,阳光铺满大地,照在了出水的海豚身上,海豚便永远地定格在大青山上,给后人留下了一道难得的景观。“老鼠读书石”中的老鼠趴伏在一块巨石上,头颈前伸,头高尾低,两眼专注地注视着层层叠叠的花岗岩石,好像在聚精会神地读一本书籍。这是一本什么书,是泱泱万言的红楼梦,还是缠绵悱恻的西厢记,竟让老鼠如此痴迷。“金蟾望月石”中的青蛙的后腿紧紧地蹬在一块石头上,探起上身,举头仰望着天上的月亮,仿佛要使尽全身力气纵身跃到月亮上去。导游说这是一只想要跳到月亮上的青蛙化身而成,它也想和玉兔一样,到月宫里与美丽的嫦娥会面。青蛙想,兔子能为什么我不能?石头有情,它把青蛙的渴望、无奈和不服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告诉世人要得失随缘,无欲则刚。“金蟾望月石”的不远处,矗立着著名的“姥姥姥爷石”,也叫“夫妻石”,梳着发髻的老妪低头朝南行走着,老翁则无怨无悔地紧紧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妇唱夫随,两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地共同面对末来的人生路。也有人说他们坐在青山顶上,在举首盼望远方的子女早日归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青山见证了他们坚如磐石、矢志不渝的爱情。除了许许多多的象形石外,大青山上还有大小不等的由光滑的石板块搭在陡峭石壁两侧上形成的石棚。在石棚下听雨,看海雨天风从遥远的天际弥漫而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青山长满了密密匝匝的树木,柞树、杨树、山丁子、山梨树、榛柴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杂树生花,姹紫嫣红。最醒目的当属白桦树了,它们亭亭玉立,纤尘不染,在清冽的山风里姿容曼妙地舒展着,窈窕地沐浴着每一阵风每一场雨。我发现大青山上长着罕见的山核桃树,它枝干挺拔,树冠纷披,蓬勃如伞若盖,山核桃就象葫芦一样三五成簇挂在宽舒翠绿的树叶间随风摇荡,让我们疑为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这不会是圣灵的大青山为山神准备的供品吧?山有树而媚,树有山而壮。白桦矮榆既显示了大青山的阴柔,又映衬了大青山的粗犷和阳刚。
不知转过了多少道山坡,走过了多少级石阶,在一处大青山山脊的背后,豁现一处壮观的石景“古道长城”,有一道几百米长的石墙,高三五米,上下平直,墙体潮湿,附着有苔藓及蔓类植物,就象古代工匠精心垒成的长城,黛青色的山体在白桦树的掩映下,显得美仑美奂。“古道长城”南面山坡上的草甸上,有一座新修复的石庙,据传当年有王老道在此修庙,半夜狼钻进了被窝,又一日深夜人睡在山顶,次日晨却躺在山下,王老道遂弃石而去,只留下庙石散乱地掩于荒草之中。大青山主体的南面,还修建了全国最大的青山坛。将来佛事鼎盛的时候,缭绕的香火一定能氤氲大青山的灵气。
雄鹰从高空盘旋,唳声悠远,它把巢穴搭建在 万仞绝壁上,大青山上的“神雕崖”是它最好的休憩的场所,它尽情地吸吮着天的雨露,它在长空中的每一次飞翔都是它生命的高度。它是无拘无束的,它是自由自在的,它是大青山的精灵和主宰。
我又一次站在大青山的山脊上,环顾四周,俯瞰天地,青松、野山菊还是当年的模样,纯朴而羞涩。但是今天的大青山已不再是原来的荒芜和凄凉。我曾经盼望大青山和所有的名山一样的妩媚。如今大青山变美了,我所企盼的一切都已来临,我所做过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在这样一个时刻,或许应该邀三二知已,采撷馥郁的高山绿茶,以清洌的山泉泡饮,品茗坐谈,指点江山; 或许应该舞蹈、呐喊、放歌,尽情释放心中的压抑、悲怆和痛楚。
哦,不!在这样一个时刻,应该一个人静静独坐,纵览春光葳蕤的大青山,尽情饱餐青山的秀色,谛听白云与山峰恋人般的絮语。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任何的痴心妄想,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是对诗意的破坏。
我独坐于大青山的冰臼旁,如痴似醉,忘情地凝视着大青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无语,亦与我含情相望,相看两不厌!
日暮斜阳,我一步步走下山去。再见了,大青山,明年花开的时候,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会深情地回头将你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