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股(上)

(2006-08-22 10:39:25)
分类: 小说
生死股(上)
  村里的人都说老唐疯了,挺好的人怎么说疯就疯了呢。
  老唐站在自家院里的大榆树下,双手拄着酸疼的腰,边扬起黝黑的脸瞅着越积越厚的黑云,自个儿在心里嘀咕。天气就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啦!刚才还在向老唐咪着眼儿的太阳突然钻进云彩里去了,黑黑的云彩透不出一丝光亮,天地间一下子就暗了下来。老唐想,看来老天爷又要下暴雨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大榆树的树头耷拉着脑袋,树叶也焉了叭叽的,就象缺氧一样。老唐胸里憋闷得喘不过气来。还好马上就有一道贼亮贼亮的闪电撕开了天幕,大地瞬间白了一下,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密集的雨点就噼噼叭叭地落了下来。
  瓢泼似的暴雨把鸡狗撵回了窝,一同撵回窝的还有刚刚醒过神的老唐。老唐这几天腰疼病又犯了。这是多年拚命干活累出来的毛病,还不到四十岁,他就感到明显地老了。腰酸背疼的,特别是下雨天,这一身筋骨好象散架似的。
  院子里积满了雨水,满耳全是一个又一个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大雨汪洋恣肆,山上的水从沟沟坎坎里流下来,汇进河套里,裹挟着石头、断树残枝奔流而下,涛声若雷。完了,老伴和根子在西梁山上割麦子,被雨截住了,老唐想起她们娘俩在空旷的野外无处避雨,急得在屋里直转悠,一遭遭地打磨磨。
  老唐不知道两个多小时是怎样捱过去的,当雨点小了下来,他不顾生死地趟过村头河沟里齐腰深的河水,跌跌撞撞地跑到西梁山下,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他和老伴精心耕种的一块土地被冲得满目疮痍,绿油油的谷子七倒八歪地葡伏在淤泥里,原来平整的田地被洪水冲出道道沟壑,大量的沙土和石块遍布其中。开春种地时老唐把一年积攒的农家肥全铺撒在这块田里,原指望这块良田打回全家的口粮,谁知承载着全家的希望顷刻间破灭了。这可是上等的好田啊!老天,你让我们全家吃啥喝啥呀!
  很久以前,这里是良田万顷,树木参天,草地连绵,“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汤锅里”是当地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可是由于连年的滥垦乱伐和过度放牧,沙化面积不断扩大,黄沙无情地吞噬着美丽的草原,肆虐的沙尘暴污染了澄澈的天空。眼看着片片草原被黄沙掩埋,肥沃的农田被狂风揭走,老唐心里忧虑,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后代子孙怎么生活?土地是我们生存的根啊!
  晚上,十一岁的根子已经睡着了,老伴顶着蓬乱的头发,踡缩在土炕上。老唐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半晌,突然冒出一句:“上山。”“上山?咱不天天上山干活嘛?”老唐坚定的语气闹得老伴一楞一楞的,“我想定了,只有上山栽树,把山闹绿了,才能挡住风沙,我们的儿子孙子才有活路。”
  “我不上山,我恨不得离开这寸草不生的荒山呢。你在山上放了七年羊,还没受够山上的罪啊!”老伴终于听懂了老唐的意思,“再说咱家新盖了大瓦房,羊就光有一百多只,根子一天天长大了,咋得准备着给儿子说个媳妇。上山,谁家的闺女肯嫁?”
  “把羊全都卖了,如果不是羊啃牛吃,山还不会被祸害成这个样。我说老婆子,西梁山是咱村的最高点,都说人往高处走,咱这可是正经地往高处走呀。”老唐真假参半地说。
  “你啊,犟得就跟牛筋似的,只认一个死理儿。”老伴不屑地翻过身去,不搭腔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唐翻身跳下炕,第一次没有去给他的羊们牛们添草喂料,而是直接走进了村长的家里。
  “村长,我想和你说一件要紧的事。我要承包荒山,上西梁山植树治沙。”老唐郑重其事。
  “啥,上山治沙?”村长禁不住哧地笑了,“我说老唐,你可是咱村数得着的富户啊,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呀!虽说县里提倡农民承包荒山,你要是真坚持上山,我可以给你选一个有水长草的地方。西梁山是有名的西风口,说玄乎点,风刮起来,连人都站不住,根本种不了树。”
  “村长,我偏要上西梁山。因为我在西梁山上放了七年羊,现在那里变成沙丘丘了,村长,我有责任哩!”老唐一说起往事心里就一阵阵沉重。
  “老唐你千万想好喽,可别后悔。我听你的,就把西梁山那三千多亩的白眼沙子承包给你,村里和你签合同。你要是把西梁山闹绿了,我就服了你。”
  “行,我看行。”老唐连连点头,“别说签合同,就是签军令状都中。如果俺不把西梁山闹绿了,俺永远不出山。”
  “村长,西梁山在咱全乡海拔最高,等俺在西梁山安下窝,就连你这个大村长也得仰着脸瞅俺哩!”
  诧异的村长看着老唐美滋滋地走远了。
  “疯啦,老唐真的疯啦!”村里人劝不住老唐,都不理解地摇着头。
  不久后的一天,老唐举家搬上了西梁山。
  根子爱惜地摆弄着老土枪!
  “妈,我爸说了,等咱西梁山上的草长起来,兔子、狍子、狐狸就都有了,到那时我的这杆老土枪就派上用场了。”
  “听你爸瞎吹吧,西梁山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连蚂蚁都少见,还是把土枪挂起来当摆设吧!”根子妈揶揄地说,“咱上山都一年了,放着家里亮堂堂的砖瓦房不住,却来住羊倌当年留下的马架子,受了不少的穷风还不说,咱们喝的是原来饮羊用的山泉水,上面漂着的粪末子,撇都撇不净。栽树,栽树!把手磨成了硬茧子,可一年过去了,栽下的好几百亩树,不是被沙子埋没影了,就是让风刮出来晒干了,哪见一棵活树呀!”
  “妈,别生气,我爸说没失败咋能成功呢,我爸要把西梁山建成花果山呢,到那时,奶奶就能吃到我种的山杏喽!”稚气未脱的根子高兴地蹦起高来。
  “不知咱娘俩怎么得罪他啦!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随着他闹吧,看他闹到啥程度。”根子妈无奈地说。
  遥远的山路上走来了两个人。“根子!”根子听到吆喊凝神观看,原来是爸爸扶着奶奶走上山来。“奶奶———”根子叫喊着扑进奶奶的怀里。
  “娘,你老怎么来了?”根子妈急忙迎了上去。
  “这是咱唐家的山,从今天开始,娘来给你们看门,跟你们种树来啦。”
  根子妈急忙上前拉住婆婆的手。
  “咱们治沙有办法了,头年种下的黄沙柳发芽了。林业局的刘技术员说只有先让草长起来,蓄住了水,才能把树种活。”老唐兴高彩烈地举着几株黄沙柳,冲着一家人直嚷嚷,“我终于想通了,要想把山闹绿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和风沙干到底。”
  外面突然响起了巨大的雷声。
  根子钻进奶奶的怀里。“我的孙子,你在山上害怕吗?这么小的年纪,没念过书,让孩子受苦啦。”奶奶拍着根子的后背。
  “怕啥!”老唐不等根子回答就瞪着眼睛抢着说:“这山上埋着唐家的祖坟,俺爷爷、姑姑都是革命烈士,有他们给俺们爷们壮胆,天下就没有可怕的事!”
  雷声一个又一个,雨终于下了起来。
  “好雨啊,老婆子,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去,接雨。根子,抄家伙上山,借着这场雨,全家种树去。”老唐拿着铁锹走上山坡。
  “哎!”根子在后面紧紧跟着。
  老唐一家上山七年了,漫长的七年,白天没命地栽树,晚上没有电灯,没有电视,实在没意思,老唐就在煤油灯下,给老伴和根子念《水浒》、《三国演义》什么的。书都翻烂了,老伴也听腻烦了。
  秋天,西梁山上漫山遍野的沙蒿、石竹、碱草等,织成了一块绿色的地毯,随着山势连绵起伏。黄沙柳、白榆、山杏树、樟子松一片片连缀着,西梁山彻底变样了。
  “老唐啊,我算服了你了,西梁山终于让你变绿了。”村长指着四周的山坡,笑着对老唐说。“当时你上山时,乡亲们以为你是心血来潮,没想到你动真格的了,在山上一呆就是七八年啊!”
  “村长,西梁山是绿了,但绿的水平还不高,就这么一片绿,你看能挡住这凶恶的黄沙吗?我还要接着干!而且还要种山杏,舍饲养羊,向荒山要经济效益。”老唐用手遮挡着迎面而来的风沙,坚定地对村长说。
  村长拍着老唐的肩:“好样的。”
  一阵阵风沙刮起来,黄沙柳摇曳着,在随风起伏的草丛中,一只野兔蹿出来,钻进附近的沙柳堆中。多年未见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看,野兔。”老唐大声喊叫着,“村长,这山上还有沙鸡、狐狸、獾子呢,这些动物都是我养的。”
  “老唐,你给咱村带了个好头,有几十户人家都承包荒山上山治沙了。这下子乡里表扬了我,你算给我争了光了。咱村老百姓呀,都管你叫‘西梁王’啦。”
  “啥西梁王不西梁王的,俺一个老百姓,就是有一把力气修理修理地球,为国家贡献一份绿,也算俺为绿化祖国尽了一份力了。”
  “爸,村长———”根子在大风中踉踉跄跄地跑着,突然摔倒在地上,“爸,奶奶一大早就上山转悠,现在天要黑了还没回来,我和妈都找了一下午了。”
  “快找呀,眼瞅着就起大风了,你奶奶会有危险的。”老唐急得向荒山里跑去。
  村长拥了根子一把:“根子,快分头找啊!”
  老唐:娘———
  根子:奶奶,奶奶———
  风声呼啸,沙尘骤起,瘦弱的奶奶拄着一根棍子,蹒跚在草丛中,在风沙中摇晃着,终于支撑不住,重重地摔倒在地,从山坡上滚了下去。半晌,手动了一下,挣扎欲起却又放弃了,眼睛留恋地睃视着周围的树木,慢慢地闭上了。
  老唐发现了母亲,扑上前去跪在地上,急忙抱起母亲,用手试母亲的鼻息,象意识到什么,突然大声地喊:“娘!娘……根子,奶奶在这儿……”
  奶奶慢慢地睁开眼,有气无力地对老唐说:“小子,妈不中了,不能帮你了,你可要坚持到底呀!”
  根子和众人急奔过来。根子抓住奶奶的手摇晃着:“奶奶、奶奶……”
  村长说:“快抬回家抢救。”
  可当他们正往回抬时,发现半山腰处,老唐家搭的马架子却陷入一片火光之中。
  根子:哎呀,咱家着火了。
  根子妈哭喊着拍打发愣的老唐:“救火,救火呀!窝棚里有根子娶媳妇的东西啊,这下全毁啦!”
  根子妈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被老唐一把拽了回来:咱家一口水都没有,风和火搅在一起,还能有救吗。
  根子妈一下子瘫在地上,“老天爷。你夺走了娘,又要毁了我们这个穷家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土豆(上 )
后一篇:八月割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