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马丽莉教授简介

马丽莉,女,生于1966年1月。2000年获James Cook大学澳大利亚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澳洲文学、女性文学、文学理论。
社会学术兼职: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特约评审专家。
澳大利亚《原乡》杂志社会员。
http://s6/mw690/4a486b6btx6CSEB5S1De5&690
教育背景:
1984-1988 河北大学外文系攻读学士学位;
1988-1991 河北大学外文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5-1999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主讲课程与研究生指导:
本科生:
《欧洲文化入门》、《走遍美国》、《新编英语教程》、《大学英语教程》、《高级英文写作教程》、《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实用论文写作》
研究生:
《学术论文写作》和《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美国学生(对外汉语系):
《中国文化》。
科学研究工作:
项目:
1.
主持河北师大科技处博士基金项目“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妇女形象”
(2001
编号103235),
2.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当代澳洲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表象”(2007
3主持河北师范大学第一批校内科研重点基金“《龟滩》中的人物身份研究”
4.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建精神家园------读长篇小说《信任》”(2011 编号HB2011QR31),
发表著作:
专著:《冲突与契合: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妇女形象》,2005年,河北大学出版社,独立;
译著:《创业者:世界上最卓越的商业头脑》(英翻中),2003年,海南出版社,独立;
译著:《王加林诗百首》(中翻英),2001,花山文艺出版社,第一译者;
翻译:《中国野长城》(中翻英,画册),2012,河北人民出版社,独立。
发表论文:
1. “《浮生》中的中国人‘放逐’现象”(英语),2001年7月发表于《杂种月亮:书写澳洲的中国‘流放部落’》(澳大利亚),独立
2. “身份与创造力:解读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2006年8月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HCI录入),独立;
3.“澳洲文学中的中国女性文化身份”,2007年5月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
4.“林语堂《信仰之旅》对现代人的启示”,2007年6月发表于《文苑》,独立;
5.“流放即归家:论阿列克斯·米勒的《祖先游戏》”,2009年8月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HCI录入),独立;
6. “《龟滩》中的人物身份研究”,2010年7月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
7.
8. “铸就信仰的基石”,2011年6月 发表于《文艺报》,第一作者;
9. “迷失与孤独之舞:读布赖恩·卡斯特罗的《上海舞》,2013年6月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HCI录入),合写,第一作者;
10.阿列克斯·米勒新作《爱之歌》中女主人公的心理学探析,2013年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合写,第二作者。
获奖情况:
论文“身份与创造力”获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内科研成果奖;
论文论阿列克斯·米勒的《祖先游戏》”获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度校内科研成果奖。
荣誉称号:
2006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6、2009年度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
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