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判上帝》第九集——洪旱造灾案(节选)

(2020-04-29 11:09:56)
标签:

星座

分类: 科幻

如来从被告席站立,语气低沉地说:“听了恨教授刚才的恨诉,不!是哀声地哭述,我的情绪也很难控制了。由于我们在玉星雪域长期生活,以前对地球人遭受的水患之灾知之不多。你们以前总说水深火热和洪旱交杀,我一直没有理解透彻,现在总算明白其中的梗概了。

刚才在手机上核对了一下我预先带来的资料,地球的气象水文情况确实如恨先生所言。估计以前的阎州人口并没有70亿之数,罗得总督任职的时候还不足3亿。且多集中在长江、黄河、恒河、印度河、尼罗河与约旦河流域,洪水泛滥与旱魃横行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没有如此惨重。

作为天国的如来院院士,即你们所称的科学院院士,我们对近日(靠近太阳)行星上的洪水问题研究不多,故没有请广博天人向释迦牟尼传授更多防治水旱灾害的知识,以致成了当今《佛藏》中的最大缺失,我们如来院难推此责。好在我来此之前,院里正组织学者编写《重修如来》一书,即相当于你们所说的《科学重建》。

该著搜集、分析、研究、整理了近日行星5亿年来气候与水文的变化,发现地球正处于1亿年左右的水旱灾害频发期。而1亿前的冰雪冻土期已经结束,1亿年后的海洋干涸期还没有到来。在这前后5000万年之间,地球处于洪涝与干旱并存的状态,里面还夹杂有一个11.2年左右的小交替周期。

这个小交替期与日潮周期同步,也称为日面黑子周期。黑子即‘日水海’或硅铁水洋漩涡中的熔渣漂浮物,虽然它可局部集中地阻挡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也使太阳表面的耀斑爆发更为频繁,加剧了太阳对外的总辐射强度。地球海潮由月球的单面角动量引发,日水海的潮涌由其大质量的行星引发,与链球运动员的拉拽力学原理完全一样。

在太阳系内,木星角动量最大,公转周期接近11.9个地球年。角动量排第二的是我们玉星,逆转周期约198.5个地球年。每经过11.2年左右,木星与玉星运行到太阳的同一个侧面,日—木—玉形成一线,相当于运动员一链串拽了两个链球,其角动量相互叠加,使太阳洋面出现特大潮涌,硅铁熔水洋面的漩涡增多。这种威尔逊效应会导致黑子和耀斑同时增多,太阳辐射加强。

当木星公转到玉星的对面之后,木—日—玉形成一线,太阳两侧的角动量相互抵消,偏移的日核重心回位于正中,岩水洋面恢复平静,黑子与耀斑同时消失,太阳辐射的强度回落。盘古当年通过‘看天辟地’安排农事,看的就是当时的这个天文周期。

木星在星空12年运行一周,在天上依次经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岁区,故你们的祖先常把木星别称为‘岁星’。子岁对应于鼠年,亥岁对应于猪年,其间的10个地支也各与某一动物相对应。这12地支与天上的12黄道星座是一致的,由白羊座对应到双鱼座,木星每年都依次换居一个新的星座。

早在蝎子王治理尼罗河时期,罗得基督就已将这种天文与气象的相关性告诉过你们的先民,并称岁星之上的玉星为‘太岁’。地球先民也早知道岁星右旋,而太岁星左旋。每当岁星与太岁相冲(位置相对)或相犯(星光互掩)之时,司天监就名之为‘冲犯太岁’,阎州必有天灾。

只可惜后期的官学、即官方科学家偏袒王夫之的所谓‘唯物论’,对戴震关于‘地起潮退、地沉潮来’的科学发现搞大批判,故迟迟未把日潮成因理论与‘冲犯太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科学家跑去追究哲学真理,对太阳黑子周期与地球洪旱灾害的相关性已不感兴趣。

地球对流层二次蒸发到平流层的水分子会被太阳紫外线光解,并以亚分子或亚原子的形态向太空逃逸,即向大气层外逃逸。故云顶的二次蒸发水量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与地面和海面所接收的降水总量成反比。云顶的二次蒸发量越大,回降到地面的雨水就越少,陆地就会出现旱情。反之则平流层以下的大气含水量饱和,满月周围就会时常出现月晕,故如民谚云:月亮长毛,大水濠濠。

由于太阳在活动期间的辐射量大增,地球每天向太空逃逸的水量就多,相当于三五个密云水库的总量,每年365天,其蒸发总量相当于海洋和全部河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两到三倍。这时,对流层顶部的水分子就大量出逃,凝聚为雨雪回降海面和地面的水量就必然减少,陆地旱魃因此出来造灾。

太阳平静期间的辐射量减弱,地球每天向太空逃逸的水分子就少,每天不足半个密云水库的水量逃逸,对流层内的浓密云流即可凝聚为雨雪回降地面,降水量比海洋和陆地河流多年平均受水总量多了两到三倍,此期间地面必然发生洪涝,局部流域就会有山洪暴发。

总之,太阳黑子越多,地球越旱。日面平静如常,洪灾越多。这个黑子消失期,就是你们所说的‘蒙得尔极小期’,也是木星与太岁(玉星)相冲相对的时期,即木—日—玉三点变成了一条直线。当然,土星与海王星也具有较小的角动量,它们的运行位置会对日潮产生附加的影响。

11.2年的日潮平均周期还须与地球的季节变化相联系,如果日潮处于峰值期时,河流与人口稀少的南半球正当夏秋,那么给地球造成的旱情就不会太重。如果日潮正值谷期,河流与人口众多的北半球恰到夏秋的降水期,那么洪涝灾害给人民造成的损失就会凸显。

以上只是对阎州的南北半球而言,具体到某个流域或该流域的某个河段,也会产生短期的降水失衡现象。例如人口最为密集的亚洲,有时某省或某小国江河泛滥,而临近省区却旱情严重。这种局部旱涝不均由大气环流的异常引起,不影响以11.2年为周期的全球降水总量。

比如1911年和1931年的长江洪灾发生过后,长江1954洪灾,淮河1975年洪灾,1998年长江再次洪灾,这个间隔时段都在11年和22年前后。今年是2020年,距1998年已经22年,故应该对长江、黄河与松花江流域的洪水灾情提前防范。

去年布拉玛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珠江与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偏大,已经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洪涝。同时中亚与新疆至甘肃一线的降水增多,致使大片戈壁沙漠地区重新变成了绿地。可这些干旱地区的人们别高兴得太早,再过5.6年,当日潮重回峰值期时,抗旱救灾的任务还会再次下达,这是由11.2年的洪旱交替小周期所决定的。

好了!我先讲这些,耽误大家了……”

慰灵大法官说:“你讲得很好,一可让水乡沃土的人民了解洪旱灾害的成因,二也让我们这些身居雪域福地的人增长了见识。看来,真知如来确若‘大日’,可以照亮所有人的黑暗心灵。此后,阎州人民就别求龙王退水了,也别拜旱魃恩降甘露了,求晴求雨都是徒劳的。那现在就请原告方继续陈述,补充新的事实和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