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评分表
(2008-12-05 23:15: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管理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评分表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
教学目标 (20分) |
(1)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2)可操作的程度 |
|||||
学习条件 (8分) |
(3)学习环境的创设 (4)学习资源的处理 |
|||||
学习指导 与教学调控(10分) |
(5)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6)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
|||||
学生活动 (30分) |
(7)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8)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9)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
|||||
课堂气氛 (8分) |
(10)课堂气氛的宽松度 (11)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
|||||
教学效果 (15分) |
(12)目标的达成度 (13)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14)师生的精神状态 |
|||||
学科特色 (9分) |
(1)音乐音响活动的设计 (2)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3)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 |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评分表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
教学目标 |
1、目标明确、具体、针对性强,体现《课标》理念,符合学生实际,并落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
|||||
教学设计 |
1、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技能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情境,将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2、围绕目标多渠道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开发和设计课程。 |
|||||
教学内容 |
1、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 2、有利于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容量适当,深浅适宜。 |
|||||
教学方法 |
1、结构科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恰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教学方法有新意、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学生及时、灵活、有效。 3、恰当和正确运用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
|||||
教学效果 |
1.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体现审美主线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2、在教学内容、策略、模式、媒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创新。 |
|||||
教学评价 |
1、重视评价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提高。 2、评价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互动性评价为辅。 |
|||||
基本素质 |
1、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并能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教态自然大方、示范熟练、准确、有启发性;语言精练、生动,应变能力强。 3、板书工整、规范、美观;范作等教具准备充分、有实效、有感染力。 |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评分表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
教学目标 |
1、目标明确、具体、针对性强,体现《课标》理念,符合学生实际,并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
|||||
教学设计 |
1、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技能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情境,将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2、围绕目标多渠道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开发和设计课程。 |
|||||
教学内容 |
1、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选择适合本地特点和特色的项目进入课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容量适当,深浅适宜。 |
|||||
教学方法 |
1、结构科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恰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教学方法有新意、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学生及时、灵活、有效地学习。 3、恰当和正确运用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
|||||
教学评价 |
1、重视评价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提高。 2、评价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互动性评价为辅。 |
|||||
基本素质 |
1、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并能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着装规范,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熟练、准确、有启发性。 3、语言精练、生动,应变能力强,教学有实效、有感染力。 |
|||||
学习态度 |
积极参与体验运动的全过程,目标明确、主动活跃,具有合作精神,有全局意识,主体体现,气氛热烈。 |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品生(社)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评分表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
教 学 目 标 |
1符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及教材所体现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2教学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过程与方法,反映《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念与性质,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
|||||
教 学 内 容 |
3能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合理,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到好处。 4教学内容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教学高于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 |
|||||
教 学 过 程 |
5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的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引导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与探索问题,注重在生活体验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6用活教材,善于从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中获取相关的生活知识,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7积极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8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选用的课件针对性强,运用娴熟,效果良好。 |
|||||
教 师 素 养 |
9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与引起学生学习意向的能力,语言生动,具有启发性。教学机智,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0尊重、信任学生,教学活动中体现师生平等、民主、融洽的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强。 11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辅助课堂教学,具有推广性。 12活动设计合理、针对性强。 |
|||||
教 学 效 果 |
13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广泛、有效、深入的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在活动中进行品德的养成教育,达到德育无痕的育人效果。 |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执教教师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