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紫阳卢氏宗谱》经过五年编纂,即将付梓。编委会主任卢青嘱我作序,我即“欣然而喜”,又“惶然而愧”。卢氏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家族,魏晋南北朝时已成名门望族,历代文人武将多如星辰。特别是卢家的爱国情怀为世人敬仰,明代大破倭寇的将领卢镗;抗清英雄卢象升;抗战时组织"宜昌大撤退",保全我国工业人才和机械设备的爱国商人卢作孚;在紫阳、岚皋两县组织抗日义勇军联队出陕抗日的爱国将领卢楚衡均彪炳史册。岚皋紫阳卢氏迁陕200多年,在大巴山中开枝散叶,虽人才辈出,声名远播,却一直没有较为完整的家谱,引为憾事。首次修谱,即告成功,可喜可贺。邀我作序,也令我欣喜。家谱之序,与其它序言不同。其它书籍可以有序,也可无序。而家谱的序言因承载信息量大,为谱牒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必须有,而且会在以后历次修谱时辑录,千古流传。我一末学后进,得此信任,不胜荣幸,也惶惶然,深怕才疏学浅,难以担当,下笔慎之又慎
。
岚皋紫阳卢氏望出范阳,祖籍武昌府鄂城县金牛镇马乡浮桥村(今湖北大冶金牛镇占湾村)。清朝中叶,清政府实施“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陕南实行“招徕流徙,尽辟荒芜,生聚繁衍”“轻徭薄赋,相与休息”政策,大力吸引湖广移民。岚皋紫阳卢氏先祖即是在这次移民中奉“皇诏”迁移到陕南。迁陕始祖卢道昭、卢道熙两弟兄,约于清乾隆年间携家入陕,兄长在岚皋县定居,弟在紫阳县定居,中间相隔一条洞河,两家隔河相望。不久,三弟亦接踵而至,迁入岚皋县。武昌卢氏在洞河流域经过200余年的繁衍,从“道”字派始,现已衔传至“言”字派,约有300余户,1000余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卢氏由族长卢哲尧主持,众家族集资在岚皋县堰门乡堰门村修建武昌移民卢氏祠堂,祠堂坐北朝南,两厅两进,四水归堂,中间一大天井,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显现出卢氏家族的繁荣与富足。从清代陕南大开发,到前几年的脱贫攻坚,卢氏家族都作出重大贡献。
我对迁陕卢氏的了解,始于对卢楚衡的研究。卢楚衡是紫阳著名的党史人物。早年在西北军搞兵运,1935年在紫阳建立“爱国志士”组织,后组建抗日义勇军联队,策应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一度震惊南京国民政府,何应钦密电安康驻军镇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带领一千多名战士开赴抗日战场,其人其事迹荡气回肠,令人扼腕。除卢楚衡外,卢绰风、卢在金等五十多名卢氏子弟参加了这支抗日队伍出陕抗日。卢氏家族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们远离湖北老家,散居大巴山腹地,看似与外界隔绝,被家族遗忘,但家族文化依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仅卢氏男子多豪杰,卢家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卢氏“哲”字辈七姑娘与安康流水青年谢俊坤订婚,谢俊坤不幸病故,七姑娘仍然嫁进谢家,矢志守节,替他赡养父母。家住岚皋堰门的本字辈的卢本秀,结婚三天丈夫龚仕怙奔赴前线,牺牲于抗日战场
,卢本秀千里扶柩接回老家安葬。可以说她们是那个时代杰出的道德模范。
洞河流域流传一则民谚:“曹家的翎子、卢家的女子、单家的坎子、陈家的房子、张家的院子、左家的磨子、舒家的骡子”。这就是洞河七子,指清朝、民国时期洞河流域曹、卢、单、陈、张、左、舒七大旺族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卢家的女子当然指卢家姑娘脱俗出众,品德为世人所赞誉。这样一个以“家国情怀”闻名的家族,更应该修好家谱,传承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湖北老家的卢氏宗亲也非常关心这支迁陕卢氏,几十年来,多次派人前来联系,讨论修谱。血脉之亲,传递世间温情,不敢忘怀。
公元二0一七年,七十高龄的卢青,远在新疆的卢修文,远在北京的企业家卢斌(世界华商协会副主席),一直居住本地的卢修财等人发起倡议、编纂迁陕武昌卢氏支脉
《岚皋紫阳卢氏宗谱》。随后成立编委会,拟定实施方案,募集资金,着手编纂。族人纷纷响应,出钱出力,不遗余力,共募集三十万资金。修谱同时,重修祖坟,更加体现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叙昭穆、分长幼的修谱宗旨。
首次修谱,在参照老家旧谱体例结构的同时,与时俱进,女儿入谱与男丁同等地位,每一世均有女子排头,详细记录人丁信息。这是一种创新,即体现了新时代男女平等,也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后人类自身发展的实际。为本谱增添了色彩。
卢氏族人深感
一个家族要有自己的家谱,就好像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历史,一个地方应该有自己的方志一样。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一大特点。历史记录下氏族、国家、人类的繁衍生息过程。家庭是家族的细胞,家族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族繁衍、迁徙、生息的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了家谱,寻根问祖不再艰难,而寻到了根就寻到了一切!修谱也是一个家族自强自立的表现,是人民写人民史,是当代人主动书写当代史。
《岚皋紫阳卢氏宗谱》的编纂、付梓,是卢氏族人团结协作,鼎力相助的结晶,其过程增进了各个家庭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提升了族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规范族人行为,更好服务社会,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是非常令人钦佩的。这部家谱反映现实巨变,颂扬传统美德,诉说悠远记忆,雕印生活坦途。即追寻沧桑根源,又描绘兴盛繁衍,升华文明进步。必定会成为地方文化之瑰宝。
祝愿卢氏家族兴旺发达!
壬寅年初冬张斌敬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