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第十二天

今天不做核酸,没有高音喇叭的声音,但我却起了个大早。太阳仿佛也比平时勤快了许多,七点来钟,阳光已洒满大地。感觉今天的阳光似乎格外灿烂,我的心情仿佛也洒满了阳光。
从天天做核酸,到隔两三天做一次,这种微妙的变化,我强烈的感觉到疫情的好转。枪声稀疏了,说明敌人已远去。核酸稀疏了,说明病毒基本上被控制住了。相信解封的日子很快会来临。
值勤路上,本来很愉快的心情,在一处转拐的狭窄处被一个女人破坏了。她停在那里打电话,身边还放了两袋物品。我听到她打电话大声斥责她的家人,意思是她买了很多东西,让家人来接,家人被值勤的人阻拦。他骂值勤的太多事,这么个小事也不能通融。她又骂他的家人不灵活,这点事都搞不展。我还听到她和家人商量怎么才能绕过值勤,从另一条路来接她。又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人。这次疫情就是因为几位不守规则的人从浙江回来不老老实实居家隔离到处乱跑引起的,为什么不吸取教训呢?这次疫情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人人都要守规则,都要有规矩意识。紫阳是个山城,地形复杂,不是所有的房屋都在规范的小区内,有些散落的住户,很不好管理。前两天形势紧张,有些人还能坚守。这两天,形势缓解了,就有人跃跃欲试,千方百计的出来。这个时候,干部是比较紧张的,他们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因为谁也不愿意把这些天付出的辛劳白费了。听到了不该听到的,惹人不快的事,我立马改了方向走另一条路。因为她停留的路很狭窄,我是站在叉路上等她过。见她毫不理睬,我只好退后从另一条路绕行了。
路过县医院,好奇想进去看看。医院几乎是所有大灾大难中最引人关注的地方。据说聪明的记者遇到大的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不直接去现场,而会蹲守医院,往往更能收到采访的效果。何况是疫情呢?在这样的大疫之下,医院一方面要抽调人力物力去抗疫,另一方面还必须坚持接治其它病人,特别是不能因疫情拒绝治疗急诊病人,抗疫的目的不就是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吗?四月三号,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这个文件对在对疫情中医院如何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做了严格要求。我知道,紫阳的医疗资源并不丰富,县医院又在扩建之中,原来的门诊大楼都拆了。现在的医院面积很小,如何达到文件要求呢?
我正好持有24小时之内的核酸报告,扫描健康码后进了医院。我注意到,医院的门卫向前推进了二十多米。想来是怕人多产生聚集。原来的门卫那里也在管理,我去的时候,几个人正在劝告一个病人不要一会出一会进,毕竟医院可能是危险区,可能产生交叉感染。我在院里转了一圈,挂号、看病都井然有序。妇产科正在接诊,想起前一天这里诞生了一个疫情中的宝宝,肃然起敬!婴儿总是欣欣向荣的,彰显着生命的伟大。对医生而言,无论是在疫情的第一线,还是守护在岗位上,只要守护了生命,都让人感动。看到井然有序医院,我的心情也好了。“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疫情发生以来,指挥部下发了很多文件,但都有针对性,都是本着人民至上的理念,不烦杂,所以能够从容不迫。而执行的单位,也没有懈怠,执行力强,才能达到效果。这或许也是这次疫情可以总结的经验吧?
二十分钟后,我又披着灿烂的阳光,快步走向我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