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茶酽共识(散文)

标签:
文化阅读时评 |
分类: 生命体验 |
茶酽共识
忽闻门铃骤响,推门见赵原野挟着海风立在那儿。也不寒暄,径自取出茶饼:“今日喝这个,零八年的勐海普洱。”
紫砂壶初沸时,窗外正漫过岛城特有的雾。茶气蒸腾,世事在起伏的叶片间浮沉。
先说那宗家遗产案。老赵用茶针撬着茶饼:“你瞧,女儿要法治,老臣讲情义——实则是新旧两本账簿对不上号。”深红的茶汤在他杯里荡出涟漪,恍若时代裂痕。我笑他三句不离时评人本行,他却叹:“如今哪桩商事不嵌着年代的倒刺?”
话题忽转傅国涌。雾愈浓了,公道杯里的茶汤正凉。“五十九竟走了!”老赵突然把杯轻轻一搁,“当年他写《金庸传》,字字呕心沥血。现今悼念文章倒多,可生前谁真记得爬格子人的苦?”窗外有海鸥掠过,像撒向空中的纸钱。
普洱续到五泡,竟品出殊途同归的意味。老赵抚着茶海道:“你看,宗家争的是万贯家财,傅先生求的是千秋笔墨——其实都在讨个公道。”茶韵忽然变得沉重,压在舌根久久不化。



这倒显出件趣事:如今世上,三观相合者渐成孤岛。我们这两个茶客,一个写时评的刀笔吏,一个弄诗文的闲散人,偏在茶酽里寻得共识。老赵笑称这是“抱团取暖”,我却见窗外雾散处,露出半截青岛老城墙——历来共识,不都是砖石相挤磨出来的?
临别时晚钟敲响。老赵忽指叶底:“瞧见么?普洱沉浮皆成阵势。”果真,陈年茶叶舒卷有致,似岁月暗藏天机。原来世间万般争执,终要沉淀出分明经纬。
归途上海雾浓重,我却觉心头透亮。共识原不在喧哗处,而在茶汤起伏时那点相视一笑的默契。
忽闻门铃骤响,推门见赵原野挟着海风立在那儿。也不寒暄,径自取出茶饼:“今日喝这个,零八年的勐海普洱。”
紫砂壶初沸时,窗外正漫过岛城特有的雾。茶气蒸腾,世事在起伏的叶片间浮沉。
先说那宗家遗产案。老赵用茶针撬着茶饼:“你瞧,女儿要法治,老臣讲情义——实则是新旧两本账簿对不上号。”深红的茶汤在他杯里荡出涟漪,恍若时代裂痕。我笑他三句不离时评人本行,他却叹:“如今哪桩商事不嵌着年代的倒刺?”
话题忽转傅国涌。雾愈浓了,公道杯里的茶汤正凉。“五十九竟走了!”老赵突然把杯轻轻一搁,“当年他写《金庸传》,字字呕心沥血。现今悼念文章倒多,可生前谁真记得爬格子人的苦?”窗外有海鸥掠过,像撒向空中的纸钱。
普洱续到五泡,竟品出殊途同归的意味。老赵抚着茶海道:“你看,宗家争的是万贯家财,傅先生求的是千秋笔墨——其实都在讨个公道。”茶韵忽然变得沉重,压在舌根久久不化。



这倒显出件趣事:如今世上,三观相合者渐成孤岛。我们这两个茶客,一个写时评的刀笔吏,一个弄诗文的闲散人,偏在茶酽里寻得共识。老赵笑称这是“抱团取暖”,我却见窗外雾散处,露出半截青岛老城墙——历来共识,不都是砖石相挤磨出来的?
临别时晚钟敲响。老赵忽指叶底:“瞧见么?普洱沉浮皆成阵势。”果真,陈年茶叶舒卷有致,似岁月暗藏天机。原来世间万般争执,终要沉淀出分明经纬。
归途上海雾浓重,我却觉心头透亮。共识原不在喧哗处,而在茶汤起伏时那点相视一笑的默契。
前一篇:【原创】《亦景集》首发式
后一篇:【原创】烟火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