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青山彩霞》之序

(2024-05-30 09:15:20)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分类: 志荣看书
 琢磨万物,是一个作家正确的生活姿态
                                                     ——序沈志荣文集《青山彩霞》
                                                 黄    亚              
      我跟本书的作者在中学生时代就相识,那个时候就知道沈志荣是个喜欢琢磨的人,天文地理、政治风云、社会起伏、校园波澜事事关心,聊起话来都有一种站在制高点上左视右看的自信;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渐渐有了文学的爱好,写诗,写歌词,写散文,写随笔,写报告文学,做口述纪实,成了西子湖畔相当活跃的作家,这就与他早年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了,一式的琢磨,一式的思考,一式的指点江山,照样还是天文地理,八方风云,但也常常收近目光,添了一种对周边地域人文民俗风情的关注,便显得愈益老成,文字也愈见纯熟。
       虽已进入长者年龄,但对万物尤其是新生事物,依然抱有莫大的兴趣,常追问,常刨根,常采访,常挖井,保持自己琢磨一切的刀锋的明快,我就觉得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品性。我们不少作家在这个年纪上,或者这个年纪还不到,早就搁笔躺平了,推脱说文字对社会进步其实也没啥用,推脱说自己的艺术水平也就那样了,推脱说一把年纪了也就不必匍匐耕耘了,把田亩留给后来者吧;但沈志荣这位老友肯定不是这样,他劲头一点没减,这些年我见他频频活跃于各种文化座谈会、文坛策划会、文学研讨会,谈他的各种想法与意见;半年前我有一次与他一道参加了富春江畔的乡村雅集活动,我乘兴写了一组行吟诗,他突然在几天后就出了一篇评论文章,琢磨我的诗句与思绪,说得还头头是道。
        他还是在琢磨社会,琢磨他所看到的一切。
        这真是一种本事。
        这册名为《青山彩霞》的随笔集,也是他精心琢磨的集大成,有散文随笔,有文艺评论,有纪实故事。这之前,他已经出版过五本专著,分别是《云蒸霞蔚火火龙》《活态非遗:杭州启示录》《活出精彩——沈志荣叙事作品选》《人生风景——沈志荣抒情作品选》《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埔老兵范道乾纪念文集》,还与他人合作出版过数本文集。他的琢磨显然是全方位的。
        不仅题材广泛,文笔也很接地气,烟火味十足,比如他这样活泼泼地写当年还没有旅游开发的龙门古镇:“此时的古镇虽无餐馆旅社,但吃住还是不用愁的。只要打个招呼,晚饭就进了镇上一户农家去吃,接待临时来客自然是地道的乡野农家菜、自酿糯米酒,想吃就吃,别有风味。餐钱嘛,说是看着给。天黑黑,有余兴,逛小巷,古镇也有了新潮发廊和录像厅,窗洞上挤满蹶着屁股的小鬼。七拐八弯地找到了舞厅,装修简陋,门票五角,穷乡僻壤也少不了见过世面的男女,舞姿欠规范,却也扭腰动胯甩屁股地,图个闹腾。夜宿于一处较典型的江南天井院中,呈一厅两厢的老式层楼格局。跨进石库门是青石板的天井,照壁的墙角竟有一群小猪在围着竹槽抢食,七嘴八舌哼乞哼乞地,颇煞风景。我们睡在走马楼通道廊下的临时拼搭铺上,听了一夜缠绵的春雨,檐滴声声,四水归一,好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古乐。”
       有时候,行文之间,透出掩不住的风趣与超脱:“我引以为豪的是那一头‘早生华发’:如霜似雪、银光熠熠。这头顶上的风景总能吸引来无数的目光,文化人嘛,读书象征、颇为自得。央视热播《话说长江》时,熟人们都说‘你呀,好一个陈铎’。那年我才53周岁,《钱江晚报》阅读版发表了对‘沈志荣老人’的采访录,黄亚洲笑了,对记者说:‘你们别被他的一头银发骗了,他比我还小3岁呢!’呵呵,说得没错。”沈志荣在这里说到了我,对这件事我倒记不得了,但在他却印象深刻。目光锐利是善于琢磨者的特征。
       但对有件事的琢磨,我却是要和作者沈志荣商榷一下了,也就是,对一册散文随笔集文体选编的琢磨,我不太倾向过多的文体集于一炉,这在阅读上会产生跳跃感;我倒是希望沈志荣在编选下一册文集时,不必过多考虑按创作时序编辑,而可注重文体的集中,以求相对纯粹,这样阅读效果可能更好。
        当然,更希望“沈志荣老人”健康长寿,相信只要还呼吸着这个躁动世界的空气,沈志荣的琢磨就不会停止,我们也可以继续随着他的“琢磨”而琢磨周遭的人与事,以便我们也能站在某种文化制高点上,挥斥方遒,自信满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