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是怎么形成的
(2020-07-03 11:47:19)| 分类: 地理 |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98628/answer/219277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海洋的地质过程主要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沙滩的形成就是沉积作用的一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地质作用过程。由于沙滩主要位于海岸带,所以就不再涉及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的地质活动
1. 基岩海岸的剥蚀作用
海水对基岩海岸的剥蚀作用主要依靠潮水,海水对陆地的剥蚀范围也仅限于潮汐能够达到的地方。海水可以直接冲击海岸上的岩石,依靠自身的动力,相当于疯狂版的滴水石穿,另外海水中所悬浮的沙砾也可以对海岸的岩石进行摩擦、拍打,使其破碎。
由于在高潮线位置,潮水的前进方向与海浪的前进一致,二者叠加,使得剥蚀作用加强,导致这一区域的岩石受破坏程度更强,这时就会出现海蚀凹槽。海水的剥蚀作用会继续进行,当凹槽足够大不足以支撑其上部的岩石时,就会发生坍塌,形成新的海蚀崖,循环往复。在海蚀崖前面,会形成一个平缓的斜坡,叫波切台。随着海蚀崖的后退,波切台也会越来越大,海水在波切台上运动会消耗巨大的能量,当到达基岩海岸时,已经不足以对其进行剥蚀,变进入暂时的停滞状态。
当地壳上升发生海退作用时,高潮面无法达到原来的波切台和海蚀凹槽,那么它们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形成地质历史遗迹。
岩石被剥蚀的程度还受到岩石岩性、岩石结构的影响,因此相同的海岸不同岩石受到的剥蚀程度也会不一样。
2. 海洋的搬运作用
在海岸附近,搬运作用主要受到进流、退流和沿岸流的控制,搬运的方式主要是机械搬运。海水中的泥沙,随着海浪与潮水的活动,在垂直海岸的方向上,粗粒的物质会被搬运到高潮线附近,沉积下来,因为海浪打到海岸上向后退时,能量消耗殆尽,其自身的重力势能无法再将粗粒的物质搬运会海洋中,而细粒的沉积物却依然可以跟随海水回到海中。经过海浪的反复淘洗,海岸带上由陆向海沉积物颗粒会由粗变细,而且磨圆度极好(以圆球状为主,而非河流中的椭球状)。
3. 滨海的沉积作用
滨海区的沉积主要是依靠水的搬运,物质主要为碎屑物,可形成海滩、沙坝、沿岸沙堤等沉积地形。这里主要说一下海滩。
前面说到,通过海水的搬运和淘洗,海岸带上由陆向海沉积物颗粒会由粗变细。因此海滩的沉积按照碎屑物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砾滩:主要分布于基岩海岸,砾石主要来自于基岩的崩塌。砾滩上砾石的大小是根据其形成的时间决定的。砾滩形成的时间越早,海水对砾石的分选和磨圆也就越好,砾滩形成的时间越晚,砾石也就越大、磨圆也越差。
沙滩:沙滩是最主要的海滩形态。沙砾分选好、成分比较单一,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有生物碎屑。根据其中矿物的不同,沙滩的颜色也会不一样。成熟度越高的沙滩,石英含量也就越高,由于石英多为无色、白色或者黄色,因此大部分沙滩看上去为金黄色。如果是接近100%的石英,那么就是纯白色的沙滩。其他颜色的沙滩主要是含有不同的物质或化学元素,比如说红色的沙滩是因为含有红色的三价铁,绿色的沙滩是残留了密度较大的橄榄石,黑色的沙滩则是因为原岩主要为玄武岩等基性岩,含有大量的暗色矿物。
另外海水的活动会在沙滩上形成不对称的波痕,波痕的缓坡倾向大海。在特定的地质作用下,地质历史时期的沙滩上的波痕会被保留下来,埋藏在岩石中,就形成了遗迹化石,根据岩石表面波痕的形态就可以判断当年该处海水的活动方向。
泥滩:泥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潮汐的作用。海洋中的粉砂和黏土在涨潮时会被潮水带至平缓的潮间带,或者海湾处。这里海水的水动能很小,因此粉砂和泥便会沉积下来,形成泥滩。
PS:我对海洋作用的认识还是来自于大一的普通地质学课程,以及北戴河实习,已经非常久远了,如果有什么说错的,还请指正。
PS2:网络实在不好,就不重新贴图了。回头去了实验室有空再补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