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是典型的正书不看,闲书不断。。。专业书进展缓慢,又开始看新的闲书了。一本是Joel
Kotkir的《全球城市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另一本是老枪的《中国城市口水战》。都是好友推荐的,很合我的胃口。
“Kotkir以其神来之笔,把我们带入一个似曾相识但又别有意境的城市世界:从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宗教中心,到古典时期的罗马帝国中心,伊斯兰世界城市,欧洲威尼斯等商业城市,再到后来的伦敦、纽约等工业城市,一直到今天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后工业化城市。他发现,这个城市世界从发轫伊始,就带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尽管它们可能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当年“孤独的文明”阿兹蒂克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与公元前数千年兴起的古巴比伦城同为上古城市文明的奇葩,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却具有惊人的相似特征。1519年前后当人们发现这一现象时曾轰动一时。那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Kotkir高度概括为六个字:神圣、安全、繁忙。如欲成为世界名城,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这三个方面的特质,三者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损毁其基础,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Source:译者序,全球城市史)
“在今天,中国的城市口水之多,令人感慨万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争斗,在嘴上占点便宜?中国的城市之争,似乎都总有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存在着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它们彼此刺激着,看着对方成长。就像巴黎和伦敦,永远的双城记,喜欢巴黎的人不会中意伦敦,反之亦然;但几百年了,两个城市各自牵连,甚至看起来更像一部恋爱史。而在中国,在这个喜欢攀比和窝里斗的国度中,也存在着那些城市,它们对彼此既爱又恨,口水连城。”(Source:序,中国城市口水战)
一直都比较喜欢城市话题的闲书,和所学的专业关系很密切,看着也不累,可以作为枕边书。至于书评么,还得等我看完再说。
前一篇:春节留守成都:人民公园花展
后一篇:巴塞罗那 我愿永在此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