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和印尼师兄Benni聊天,他说“听说你们中国的白鳍豚灭绝了,是真的吗?”我大惊,赶忙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也证实了Benni的消息。作为一个学环境专业的,虽然不是生态环保方向,但对这些最新动态关注甚少,实在是惭愧。收集了一些关于白鳍豚及其灭绝事件的资料,贴在这里。
(图片出处:http://www.chinesewiki.org)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学名:Lipotes
Vexlifer。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其分步仅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比大熊猫还稀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极危”物种名录中。』(Source:维基百科)
『6国权威联手搜寻
7年了,没有人在长江中看到它的影子。所以,这次考察被认为是保护它的最后机会......
2006年11月初,由中、美、日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从武汉出发了。他们乘着两艘大型考察船,在长江中下游往返3400公里,为期39天,以确定这个物种的处境。这个物种比大熊猫更珍贵,它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在渔民眼中,它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女神。2000多年前,古人给它起了“暨”的名字......
江风萧瑟,人们心中浮动着希望。参与者都是国际顶尖级鲸豚类研究人员......计划进行了最周全的设计......而在11月,长江处于枯水期,能提高监测的精确度......从1997年开始,连续3年大规模地搜寻......1997年共观察到13头白暨豚;1998年和1999年,分别是4头和4头......
5天,10天,20天......科考船在浑浊的江中前行,希望越来越渺茫。“长江水太可怕了!”外国专家纷纷惊叹到......白暨豚主要分布在湖北宜都到江苏江阴长江干流里,约1400多公里。大江沿岸珠链般串起了一座座城市,而每个城镇都会产生30公里的污染带......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已被破坏......船运业的发展及船只的噪声,干扰了白暨豚的声纳系统......乱捕乱捞,则让豚类丧失了食物来源;一些捕鱼的利器——比如滚钩,会穿透它们的身体。在一具白暨豚的尸体上,被滚钩扎伤的伤痕有103处。而在中科院水生所的博物馆里,陈列着惟一几乎孕育成熟的白暨豚胎儿标本,它静静躺在福尔马林液体里,好像睡着了。就在要离开妈妈时,母亲的头被螺旋桨削去了一半......历年来收集到的死亡白暨豚中,九成以上是被人杀掉的.......
而在这次考察中,人类对长江的改变已经超出队员们的想象,所以,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12月13日考察结束时,白暨豚呼吸时泛起的浪花,依然没有在江面上出现......
“白暨豚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种。”考察结束后,国外专家宣称。』(Source:南方周末)
白鳍豚的灭绝让人很痛心。关于白鳍豚灭绝的几大原因中,只有水体污染这一项是我熟悉的领域。还是可以提点建议的,比如每个城镇的相关工厂都必须设置专门的EHS部门,改进环境管理系统,以通过ISO14001的认证或国家的相关规定;但对于小作坊式的中小型工厂,只有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了。然而,肯定需要牺牲一部分的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这在中国也不太可能。所以,白鳍豚的灭绝是有其必然性的。不过根据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只有连续50年找不到某种野生动物在野外的踪迹,才能宣布它从地球上消失。或许,希望犹存。
P.S.
本文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网络,无法考证其真伪。近有环保热心人士Sophia称白鳍豚并未灭绝,但愿这是事实!
前一篇: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后一篇:游来游去之西班牙篇(1)马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