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草根名博管理员志翔蓝天审核推荐首页刊发
文/冷眼一丁
“男生和女生都有各自特有的性器官,它和你的眼睛、心脏一样重要。所以,你要特别注意它的安全和卫生”。这是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中报道的小学课本里的内容。最近,湖南长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在开学时领到的新课本中发现,《生命与健康常识》读本,增加了关于人体性器官的卡通图,还引导小同学们“用蓝色笔圈出只能被亲人、朋友触摸的部位,用红色笔圈出不能被任何人触摸的部位。”还有提醒他们如何注意卫生、保护的文字。
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确实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同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样,这样的做法,在教育界、在整个社会,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见仁见智,各领风骚,充分肯定者有之,大加挞伐者有之,旁观不语者有之,角落观望者有之,在一丁看来,我们应该为小学课本中的性教育叫好!
首先,体现了一种社会进步。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儒家教育思维,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谈“性”为耻,对性话题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在学校教育中很少涉及,特别是在小学课本中加入性教育的内容,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性”是人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现在的孩子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字的、图片的、静态的、动态的,什么信息都能轻而易举地从网上看到。当孩子好奇的窥觎“禁区”时,随处都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那么,既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既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既然到处都是开放的“禁区”,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在迷蒙中摸索,而不去堂堂正正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小学课本里加入性教育的内容,是对中国国民、特别是妇女和少年儿童几千年思想禁锢的否定,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而且,其进步意义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步显现出来。
其次,是少儿身体发育的必然要求。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由于受到饮食结构、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性早熟”已经非常普遍,在他们头脑的未知空间,迫切要求有足够的“性知识”来填补他们的空白,因此,在小学课本里增加性内容,无疑也是少儿身体发育的一种自然要求,如此看来,在小学课本里开展性教育也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参考国外的经验,在孩子7、8岁时普及性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在中国,虽然这样的教育刚刚开始起步,但毕竟有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儿童性启蒙教育问题上,开启了社会和教育者的先行启蒙,确实值得肯定。
再次,是实现校园安全、特别是女童安全的客观要求。
毋容讳言,近些年来,女童遭受性侵的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原因和时间跨度的分析不难看出,有许多案件与幼童缺乏性知识有着不可低估的联系。一丁在《幼儿园六旬园长猥亵百名女童天理不容》一文中,就记述了一起幼儿园一百余名女童长期遭受幼儿园园长性侵的案件。在这起案件中,受侵害的女童之多,受侵害的时间之长,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其中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小女孩们都没有基本的性常识,由于没有性常识,也就没有了性保护意识,才给了性侵者以可乘之机,才让这样的恶性案件持续数年之久!
假如,在家庭中我们对宝宝进行了适当的性教育,假如,在学校里我们对小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进行了适当的性教育,让小宝宝、小同学们明白了自己的哪些部位别人不可以随便触摸,即使是老师也不可以触碰,哪些行为属于性侵害,那么,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会避免,至少不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只有让孩子明白了哪些是“不能够让别人随便看和随便摸的部位”,孩子才会对可能发生的性侵害事件有所防范,有所抵制,让性侵害者收手,以此让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然,少年儿童的性教育也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成长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做到水到渠成,不可拔苗助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