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地沟油监管部门奖励 |
分类: 草根首页 |
感谢草根名博管理员
http://y0.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4/8a0c217a95e273e2c107f232288885e5.jpg
从屠宰场收购来的废弃动物皮、肉、内脏放在锅里熬制成动物油脂。
http://y0.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4/3bf5df2af39058349c03e7728827d684.jpg
熬成的动物油脂装进油桶,价格能卖到5000元/吨。据央视截图
文/冷眼一丁
据央视报道,近日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六省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现场统一指挥下集中对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专案实施收网行动,一举摧毁了从上游收购、加工、到下游销售,全环节特大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炼制新型地沟油工厂、黑窝点1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现场查获新型地沟油成品和半成品及油渣3200余吨。然而,已有10000余吨成品地沟油流入市场。
顺藤摸瓜,查清地沟油的来龙去脉
去年10月,浙江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院子主人叫李卫坚。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发现院子门口堆放了大量空油桶,地上油迹斑斑,而这种难闻的味道也很像是熬制泔水加工地沟油的味道,警方在现场没有发现泔水,只有成堆的油脂块,这些油脂一部分来自于附近的另一个油脂加工点,其余主要由屠宰场的废弃物压榨而成,包括猪、牛、羊屠宰以后内脏的一些膈膜,以及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还有一些时间存放太长不能吃的变质动物内脏。在随后的调查中,警方发现,在金华市婺城熬制这种新型地沟油的窝点不止一家,还有一些分布于当地的个体熬油户,他们熬制出来的动物油都是由李卫坚统一收购。原料同样也是来自于屠宰场的废弃物。
两个丧失,导致地沟油屡禁不止
地沟油屡禁不止,泛滥成灾,究其原因,一是制售者丧失良心;二是监管者丧失责任心。
地沟油泛滥的最主要原因,无疑是制售者受利益驱使,丧尽天良,昧着良心,做出来的伤天害理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缺德事。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只要你曾经下过饭馆,谁能够保证你没有吃过地沟油,没有吃过地沟油食品?因为地沟油已经流入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进入了所有的食品行业,所以,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包括制售者的亲属甚至制售者本人!试想,假如制售者李卫坚的子女在某市读书,在餐馆与同学聚餐,也许吃的就是她父亲亲手制造的地沟油,因为他的地沟油只知道销到了某市,而绝然无法知道销到了某个餐馆!即使是李卫坚本人,也必然会有一些应酬,甚至他会在餐馆请客,答谢那些给他一路绿灯的各方神圣,宴请那些有恩于他的父母亲人,这时,他绝然不可以说:这里“是”或“疑是”地沟油,你们吃吧,我不吃!如此说来,包括制售者本人、亲属在内的任何一位食客,都是地沟油的受害者,换言之,制售地沟油,损人而不利己!
诚然,在不少城市,餐厨垃圾没有指定专门的部门集中回收,为地沟油进入生产环节留下了隐患,同时,犯罪嫌疑人制假、售假环节隐秘,分工合作,跨省作案,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然而,这些并不能为监管部门免责,与其说“地下”产业链造假的手段太狡猾,不如说“地上”的监管太无能,几乎是不设防。试问,媒体记者能发现地沟油加工厂区气味异常,为何监管部门的嗅觉一直失灵?警察能发现用于吸附异味的必用原料“白土”运进厂区,监管部门却视而不见?更为耐人寻味的是,犯罪嫌疑人在推卸责任时竟然攀起“那么大的实力”的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联想到此前大四学生调查曝光了武汉三镇的地沟油状况,显而易见,从收购、到生产、再到销售这一路下来,那么多环节,如果没有监管者的“脚底抹油”,“包庇纵容”,就没有“地沟油”利益链的如此猖獗!
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质量法”已有明确的规定。“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评估,而且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说,防范“地沟油”上餐桌,不缺法律规定,缺的是相关部门的主动监管、认真监管。这起特大“地沟油案”暴露出从原料、加工、销售到使用的利益链,涉及多个执法部门。可以肯定的说,哪怕其中某一个环节严格监管,负起责任来,地沟油就不可能乘虚而入,最终流向市场,走上民众餐桌。
对症下药,让地沟油远离大众餐桌
这次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的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除了现场查扣的3200吨成品半成品之外,已经有10000多吨地沟油流向市场,随时可能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由此可见,地沟油泛滥已经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地沟油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关键时刻,打击地沟油战役的成败已经成为政府诚信的试金石!
地沟油毒瘤是否可以彻底铲除?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彻底铲除!
如何彻底根除地沟油?对策: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重典刑罚,社会监督。
首先,对于具有累犯、共同犯罪的主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以及犯罪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其次,在经济处罚量刑时,必须让其倾家荡产,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
二是明确职责,防止踢皮球。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当记者举报地沟油时,某地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称,没有对餐厨垃圾违规排放的执法权,近年也没有相关执法记录;工商局表示,只负责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农贸市场等区域的食用油检查,卖的是不是“地沟油”需由质监部门判断;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基本依靠市民投诉、举报以及各区县和街道主管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的产品抽检发现问题。近两年来,质监局未收到过“地沟油”的相关投诉。如此踢皮球,地沟油怎能不有恃无恐? 如此职责不清,地沟油怎能不泛滥成灾?因此,地沟油问题由哪个部门牵头、哪个环节由哪个部门负责,出了问题如何追究责任,必须职责清楚,奖罚明确,制度规范,便于操作,使每个执法人员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出了问题后将会受到什么处罚,而不是连单位的职责都搞不清楚,难怪地沟油事件屡禁不止!
三是建立食品监管中行政不作为的问责制度,严肃追究监管部门的渎职责任。
首先,发生地沟油案件后,对于那些每次榜上有名,反复发案的省市,要追究省市一级主管领导的责任,从黄牌警告,到谈话诫勉,直至免除职务。
其次,对于发案地区的党委、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的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依法、依纪给予严厉处分。对于明显不作为的执法人员,就让他回家卖红薯,劝退离职。对于放水、共同造假的执法人员,交由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四是重奖举报者,实行身份置换。
打人民战争,是中国办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让人民群众参与,给予重奖,不失为一条根治地沟油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明确奖励制度,把没收违法所得收入的一半至全部,作为举报人员的奖励资金,不要指望把这些罚没款去支援日本、菲律宾,办自己的事情要紧。
其次,把个别多次举报、大案举报的举报有功人员,吸收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同时,把严重不作为、渎职、失职的工作人员置换出去,做劝退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鼓励举报,及时发现问题;鼓励在其位谋其政,疏通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员出口;警示全体执法人员在其位谋其政,积极作为。
五是采取“政府鼓励,社会投资,加大补贴,法规保障”的办法,做好地沟油的再回收利用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地沟油问题。利用“地沟油”炼制工业用油,是“地沟油”的最好归宿。政府应釜底抽薪,对“生物柴油”这一新兴产业给予扶持,让大量的“地沟油”真正成为物美价廉的“生物柴油”原材料,从从源头上打好老百姓的保“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