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长垣清语审核推荐草根名博首页刊发
参选草根名博,敬请投票支持:
据报道,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涉嫌受贿被捕。此后一星期,前松江区区长助理钱智春也因涉嫌向其行贿被控制。据称,陶校兴拥有一套价值千万元的别墅,此外还拥有29套房屋,受贿600万元。作为上海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靠山吃山”,贪得无厌,如此贪官被依法查处自是咎由自取。但是,在贪官与开发商权钱交易的背后,房地产领域的腐败问题更值得我们反思。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贪官与开发商“官商勾结’,“猫鼠联姻”,无疑会丧失原则,纵容开发商违规经营,房地产领域腐败恶疾缠身,房价焉能不高?
其实,房地产市场的腐败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贵阳市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在担任贵阳市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人的十余年间,先后收受70多个开发商“礼金”上千笔,大肆受贿上千万元。新华社曾连发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痛批土地财政以及楼市腐败。甚至有开发商自曝“不行贿难拿工程”、招标程序名存实亡的行业“潜规则”。某大型房地产公司老总曾坦言:“如果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就能至少降低15%。”言外之意,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腐败成本”至少在15%以上。种种事实表明,房地产腐败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之一。
无论是陶校兴与开发商权钱交易,还是新华社痛批,以及开发商自曝内幕,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房地产领域的腐败乱象。面对如此严重的房地产领域的腐败问题,各级党政该如何作为?无疑值得反思。社会大众期待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管,重拳打击,查处更多与开发商权钱交易的贪官,把畸高房价扳回理性轨道。
房价高涨的客观现实,迫切要求政府公开房价成本,遏止暴利行为。但是真实的房价成本一直在“躲猫猫”。除了地价推高房价,开发商视房价成本为商业秘密以外,腐败成本一直隐藏幕后,也成了公开房价成本的一大障碍。实际上,真实的房价成本除了包括土地、建筑安装、税费、企业运营等刚性成本以外,腐败成本即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腐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公开房价成本时都不愿也不敢触及这个问题。
同时,潜规则拿地同样是许多开发商不愿言及的秘密。土地拍卖过程中,灰色交易普遍存在,而地王现象背后更是存在弄虚作假、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利益分成的真相。如果把所有开发商都看成“行贿者”,把房地产官员都当成腐败假想敌,或许有失偏颇。但是,与新华社连批房地产市场腐败、陶校兴与开发商“猫鼠联姻”相呼应的是,近年来,官员与开发商沆瀣一气,涉足房地产腐败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陶校兴、樊中黔以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朱志刚、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等高官都是这方面的凸出典型。官员涉足房地产腐败不仅败坏风气,违法犯罪,而且成为高房价的幕后黑手反制推手。房产开发腐败成本几乎呈放大状态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因此,笔者以为,要遏制房价的恶性攀升,必须花大力,下决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彻底公开房价成本。这件事不能靠房产商做,他们不愿做!他们从官商勾结的链条中获得了丰厚的剩余价值,公开成本,无异于砍断摇钱树。这件事不能靠老百姓做,他们不会做!老百姓只知道自己兜里的钱,一辈子也买不到几个平方的住房。政府作为人民的母亲,应该知道子女们手里有几个钱,除了腐败,除了抢掠,他们如何企及?如何买得起两万元一平米的住房?这件事不能靠地方官员做,他们不能做!这是他们的生财之道,没有那个傻瓜会自断财路。这件事只有中央政府做!至少在目前,人们尚能信任和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笔者断言,我华夏民族能够创造五千年文明,能够让宇宙飞船上天,核算出区区房价成本应该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二是制定合理房价。笔者并非主张政府干预市场房价,而是在公开房价成本的前提下,明令要求房产商剔除腐败成本的利润生成部分,换句话讲,你行贿就要亏本!只有这样,房价才能降下来,官员才能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监管房地产市场,理直气壮地查处房地产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让房地产市场步入理性发展轨道。
三是明令禁止中央国有企业用人民的血汗钱去飙地王。土地是国家的,央企是国家的,用国有资金高价购买高价的国有土地,并不能够让代表国家的中央企业和国家的土地拥有者双赢,而是在滋生新腐败,催生高房价!高地价无疑会产生高房价,人们不会相信国企飙得的土地是建设廉租房,纵有广厦千万间,绝不会寒士俱欢颜!惟其如此,是有效遏制高房价的治本之策!房地产市场秩序才有望逐步规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让居者有其屋。
谢谢阅读。如果喜欢,请再投一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