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2019年第39号文件解读及应对措施

分类: 税务筹划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现将2019年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财务解读1】:
怎么理解自2019年4月1日起调整税率。所谓“从4月1日起”,指的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凡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4月1日之前的,一律适用原来16%、10%的税率纳税,按照原税率开具发票;
相反,凡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4月1日之后的,则适用调整后的13%、9%的新税率纳税,按照新税率开具发票。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财务解读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 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出口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按照以下规定执行: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除外),以海关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非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财务解读1】
适用过渡期政策的,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征16%退16%的调整为征13%退13%;一种是征10%退10%的调整为征9%退9%。其他退税率的情况,不适用过渡期政策。
【财务解读2】
(1)关于2019年6月30日前(含2019年4月1日前)的理解。之所以在2019年6月30日前加“(含2019年4月1日前)”,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外贸企业(包含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下同)普遍存在的“先出口、后开票”的问题。
(2)39号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起执行,如果不加上述的括号里的内容,可能会让人产生过渡期就是指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之间的理解。如果按此理解,外贸企业4月1日之前出口,但尚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货物,就不能适用过渡期的政策了。
【财务解读3】
关于出口日期的界定标准,具体如下:
(1)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2)除第1项以外的向海关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3)不向海关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
四、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2019年6月30日前,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退税率;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退税率。
退税率的执行时间,以退税物品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开具日期为准。
五、自2019年4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印发)第一条第(四)项第1点、第二条第(一)项第1点停止执行,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2年抵扣。此前按照上述规定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税额,可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六、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暂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进项税额:
1.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
4.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财务解读】
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可以抵扣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的抵扣凭证主要有以下五种:专用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
×国际旅客运输服务
[纳税人提供国际旅客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相应地,购买国际旅客运输服务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纳税人在执行本规定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不符合规定的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客票不能作为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
二、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新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53号)的规定,纳税人需要将抵扣进项税的专用发票外的其他四种运输发票的复印件单独装订备查;
三、是纳税人抵扣进项税的旅客运输服务支出,不包括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支出,如企业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奖励项目为出国旅游7天,企业承担来回机票和住宿费;
四、是旅客运输服务支出必须是2019年4月1日后发生的,即出行时间为2019年4月1日之后。
应对措施:
“以不含税采购额给供应商进行议价”
及时向供应商索取4月1日前已打款没开票部分;(目前前期已经全部开具发票)
4月1日后,签订采购合同时优先明确采购合同中不含税金额;
施工合同应对措施:
(1)合同签订时材料费和施工费价格分离
(2)税率有区分:材料项目13%,施工项目9%
(3)减少公司税负
如何应对客户不合理降价要求:
税率下降3%≠销售价格下降3%
结论:影响微乎其微
影响公式=增值部分*3%
前一篇:赋能
后一篇:空降经理四项重要工作-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