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术课堂 |
学
教
教学目的:使幼儿由欣赏广告阐发联想;突破广告“用手机享受无限信息”中对眼睛的诠释,创造出耳目一新的“眼睛”。提升幼儿的分析、比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想像力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在上本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眼睛的造型方法,对线条造型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可以较熟练地用线条驾驭画面。这些都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
二、
三、
(一)画一只大眼睛(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弱的孩子可以跟随老师一起画,但是仅仅限于第一步——画眼睛的轮廓。)
1、画眼睛的轮廓(眼眶、眼珠)
2、你画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双眼皮之间有什么好看的东西?有宝石、花朵、美丽的线条?试一试,画一画。
3、眼睫毛是什么样子的?是广告中的直线还是别的样子?
(二)阐发联想、丰富画面(老师鼓励所有的孩子动脑筋,坚决不能带画,随时指导)
1、你的大眼睛是在飞翔还是在走路,是种在花园中的花朵,还是一棵挺拔的树?
2、你们画的太好了,只是你们的眼睛太孤单了,她这么大,应该有好多孩子吧?(提出要求:要画10个以上的小眼睛,每只小眼睛要有不同的动作)
(三)整理画面(老师随时指导)
孩子们用线条造型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杂乱。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把画面中的一些形状涂黑。这样做还可以突出主体内容。
教学总结:
传看孩子们的作业,每个孩子把自己的作品与广告比较,帮助他们树立将来成为设计师的信心。
教学回顾:
由广告,由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事情拉近儿童美术教学与现实的距离;让孩子们在画画的过程中享受创造了乐趣,让他们的“忽然闪亮”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让他们享受当“设计师”的成功感,这些是我上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孩子们的课堂作业在我的相册中,范画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