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安门在历史上的用途

(2010-07-15 10:22:01)
标签:

历史

天安门

杂谈

    天安门是人间的琼楼玉宇,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它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线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桥”。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皇帝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同时显示威风。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每逢殿试后的两天,皇帝召见、传唤新中进士们的姓名,这叫“传胪”。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红绸,骑马游街,以谢皇恩。天安门唯独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儿,绝对禁止出入丧事儿。普通百姓是不能靠近的,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参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