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一条街,格里巴耶多夫渠上,滴血大教堂就在眼前,这座色彩斑斓的大教堂仿佛来自童话,外观堪与红场上的瓦西里大教堂相媲美。教堂外貌的艺术设计灵感,主要来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及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而教堂整体之具体建筑结构,则来自于修道院院长大司祭伊格纳奇依的构想。据传说大司祭伊格纳奇依在睡梦中显现出这座未来教堂的设计蓝图。
为什么是如此奇幻的教堂却有个极其血腥的名字?原来1881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是在这里被恐怖份子格涅维斯基暗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农奴解救者”,他因此也成为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1881年3月1日,沙皇的马车从冬宫出来转过街角,早已埋伏在那里的罗斯萨柯夫冲上前投出一颗炸弹,将沙皇的卫兵炸成重伤。沙皇以为自己又逃过一次刺杀,他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者的伤情并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沙皇倒在血泊之中,行刺者格里涅维茨基本人也被炸死。刺杀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怀念仁君故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在圣彼得堡市这座非常欧化的城市里,滴血教堂算得上唯一一座纯粹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了,它是19世纪末新俄罗斯风格建筑和装饰艺术最光辉的典范。从外观看,教堂上面同样有九个葱头式圆顶,
墙面使用大量花岗岩、大理石和彩釉砖,装饰极其丰富,富有层次。几何形窗孔饰框、盾形装饰、各种脚线和瓷砖,以及彩色瓦块和马赛克壁画,使教堂看上去像个积木搭起的漂亮玩具,造型奇特、色彩亮丽而优雅。特别是最高的五个圆顶铺有大量珐琅,这样大面积使用珐琅在俄国建筑史上还是首次。
从1883年到1907年,整个教堂的修建用了近25年时间,可惜没能进到内部参观,因为据说内部装饰有大量别具一格的马赛克镶嵌画,世界罕见,而且还将当年沙皇遇刺处,用铺着鹅卵石的区域标记出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上面搭建了一个由几根紫灰色碧石圆柱支撑着的构造特殊的帷幔。

一路向北,越过莫伊卡河,来到玛尔斯空地,玛尔斯是古罗马的站神,空地上经常进行军事庆典和阅兵活动,成了皇家阅兵场。空地中央的长明火熊熊燃烧,为了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中牺牲的180位烈士以及十月革命和内战中牺牲的烈士。在空地不远的地方能够安置了伟大的俄罗斯统帅苏瓦洛夫纪念像,空地尽头有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格里高里奥尔洛夫伯爵修建的大理石宫,北面是夏花园,彼得最为喜欢的临海花园中有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各种植物,这里成了彼得堡市民们散布、休闲的理想场所。
我沿着广场正中的长明火继续向前,远方一片蔚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