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另一面有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铺,没有任何游客军港非常安静,猜想我俩是军港今天唯一的游人吧,我迫不及待的翻阅了铺子里有关军港风景的明信片,原来刚才路过花园里的墓碑也是个名胜。安东格外留心的在小铺找到了军港的地图,这时我们对港口的面积与方位才有了清晰的概念。此刻我们正在军港的中心。
沿港口的外围继续向前,路上经过明信片中的一个教堂,教堂无论外观还是内部格外素静与其他我看过的教堂风格大不相同。俄罗斯的教堂以高取胜纵向延伸,在中国能与之相对的庙宇以层次结构取胜,横向延伸。

之后进入中心街道,行人车辆来来往往是军港中最繁华的地段。再向前每走几百米都可以见到一个街心花园,所有花园格局相同,中央是人物雕像,雕像四周被长椅围着,居民坐在长椅上或是休息或是看书,整个军港都笼罩弥漫这种安逸舒适的氛围。只有看到港上各式舰艇模型,才猛然意识到几百年前这是个战火纷飞的军事基地。

说到军事不得不提到彼得一世,这个把俄国送上欧洲强国之列的强人非常重视军事,他进行军事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正规陆军、海军。重视发展军事工业,以减少对进口武器的依赖。他实行新兵役制,以扩充兵源。同时开办军事学校,延聘外国军事专家。规定贵族子弟必须由军事学校毕业和从士兵循序晋升,还亲自参与制订陆军条令和海军条令。岛上有彼得一世雕像,起先路过的四个街心花园里雕像都不是彼得一世。
已近五点,彼得雕像与彼得沿岸的炮台两个最重要的标志依然没有看到,没有时间继续深入,我们朝港口的方向返回。未料一个转弯后一排炮台就忽现眼前,由于通向波罗的海的出口狭小,喀琅施塔得很容易遭到封锁,港湾边整齐的大炮一字排开,坚定着保卫着喀琅施塔得。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再往前走几步,彼得一世的雕像就在港口旁的大花园中矗立着,彼得一世昂首挺胸,威风凌凌,遥望远方,夺取出海口是彼得一世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重点。历史记录着彼得一世的显赫战功1695—1696年他远征土耳其附庸克里木汙国,取得顿河出海口亚速;1700—1721年他进行针对北欧强国瑞典的北方战争,打败瑞典军队,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他进行对波斯战争,兼并里海西岸和南岸一带。他所留下的,是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

无心插柳的种种巧合,使得喀琅施塔得之行完满谢幕,这座海港小镇给我太多的喜悦与激动。六点乘船告别趟喀琅施塔得,回来的船上人更少,飘过芬兰湾,达到罗曼若索夫时阳光依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