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走遍俄罗斯【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
在皇宫北翼有一座与皇宫教堂连为一体的四层建筑,这就是普希金就读六年的贵族学校皇村学校。这所在亚历山大一世亲自过问下建立的贵族子弟寄宿学校,学制六年,只招收男生。采取全套法国式的教育体系,除了法律课程,同时还有启蒙主义思想,德国的古典哲学,此外,设有一些俄国贵族子弟必须会的技能的训练像击剑、骑马。1811年,皇村学校招收首批学员,其中就有普希金。普希金在俄文中是姓,这个姓在19世纪俄国是一个很显赫的贵族的姓氏。亚历山大一世创办学校的用意是在代表俄罗斯崭新面貌的新都彼得堡亲手选拔培养一批贵族子弟为外交部提供高级人才。和我现在学习的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颇为相似,毕业生中相当一大部分直接进入外交部,如普希金。
皇村学校和彼得堡,实际上均为彼得大帝缔造俄罗斯新文化这一思路的延续与实施。皇村学校是孕育俄罗斯诗人、文学家、乃至俄罗斯文化英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批著名的诗人,很多俄罗斯作家都以拥有在皇村生活或学习过的经历为一种殊荣,皇村赋予一代代诗人的永久灵感,为一种于文学创作所必要的生命体验。
我记得普希金有首诗歌叫《10月19日》是这样写的:“无论命运会把我们抛向何方,无论幸福把我们向何处指引,我们——还是我们:整个世界都是异乡,对我们来说,母国——只有皇村。” 10月19日是皇村学校的校庆,在毕业之后,普希金年年都要参加校庆日的纪念活动,他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说过:即或只剩下一个皇村学校的学生,他一个人也要庆祝10月19日,不妨先提醒一下各位。”
离开皇村已近六点,在镇上等巴士回去,一路又是漫长的2个多小时。多少无法诠释的理想已经流淌在历史和岁月的沧桑中,而依然固守着园林的是皇村那一片片浓郁的永不枯竭的绿。
这棵柳树的绿叶早在十九世纪已经枯萎,
为的是在诗中让它以百倍的新鲜泛起银辉,
荒芜的玫瑰变成紫红色的野蔷薇,
不过皇村中学的校歌仍然嘹亮优美。
半个世纪过去了……奇妙的命运对我慷慨奖赏,
我在昏厥中忘记了年华的流逝消亡,——
我不会回到那里了!但即使前往忘川,
我也会带走我皇村花园的活的景象。
《献给普希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