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桥丹爹
桥丹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94
  • 关注人气:1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书葛洪传

(2023-02-13 09:53:00)
标签:

晋书

葛洪传

分类: 古文阅读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

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

 

译文: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好学,家贫穷,自己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性格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摴蒱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为人木讷,不喜欢名利,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与人交游。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郭文举,互相对视了一阵,双方没有说一句话。他时常寻访典籍探究学问,哪怕是千里之遥道路崎岖冒险渡河,也一定要有收获,于是得以博览群书。后来又从师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鲍玄见到葛洪非常器重他,把女儿许配与他。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都精准核对正误,而文辞也很华美。太安年间,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是义军都督,与周玘等发兵讨伐石冰,顾秘传檄书召葛洪为将兵都尉,让他攻击石冰的策应部队,打败了敌军,升职为伏波将军。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

葛洪见天下已乱,想到南方去躲避,他对各地长官邀请入幕的召书一概不应。后来回到故乡,礼请征聘一概不接受。元帝为丞相时,任他为掾属。咸和初年,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再转为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与他关系亲密,举荐葛洪才华可承担国史的编修工作,选他为散骑常侍,授大著作之职,葛洪坚决推辞不受。因年岁已高,想要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址出产仙丹,请求担任句漏县令。皇帝因他资历声望高不答应他的请求,葛洪说:“我并非要求荣耀,只因为那里有丹。”皇帝这才同意。葛洪于是带着儿子侄儿一起上路。到了广州,刺史邓岳挽留不放他走,他只好留在罗浮山炼丹。邓岳上表要补葛洪为东官太守,他坚辞不受。葛洪在罗浮山多年,优游闲养,著述不停。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其他所著碑记诔文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有《五经》《史记》《汉书》、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又精细地分辨玄妙义理,精细地分析义理。后来他忽然写信对邓岳说“当远行去寻找仙师,即刻就要启程”。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邓岳赶来,已来不及见他一面。葛洪卒年八十一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舌苔上的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