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整体阅读设计
(2019-02-21 17:46:43)分类: 阅读教学 |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整体阅读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老师导引和相关资料,学生自主了解几种写景角度和写景方法,并能对写景片段做初步辨析和鉴赏。
3.借助老师导引和相关资料,学生自主了解三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及情感变化,并试着选择一篇课文写篇情感分析的小论文。
一、 学写预习方案
(一)请阅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课文,利用手中资料或者上网查找,分课写出预习案。预习案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课题、作者以及相关文学常识,主要包括5个要素:
人—作者姓名、字、号、称号
时—作者所处的时代
地—作者的籍贯
作—作家的代表作品(如果注解中没有则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补充)
评—人们对作者的评价
例如:
《荷塘月色》,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作家、学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代表作品有《背影》《毁灭》《欧游杂记》等。
2.
3.
4.
5.
二、 体会美景
阅读导引:尽管这三篇课文写作方法各异,写出的景物特点各异,但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写景精妙,景物特征鲜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按照常规,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赏析景物描写。
方法导引:1.选择写景角度。作者总是调动各种手段状写景物,包括选择写景的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动景、静景,有定点观景、移步换景。总的说来,多角度写景可以写出景物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因此角度越多景物的立体感越强;当然也不能否认一种角度写景的意义、作用,如果是专取一角度写景,可以将景物的特征写得充分、彻底。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细致地分析写作的角度,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感受, 并获得写作的启示。
探究任务:学习以上的写景角度,你能否从《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中找出一处,并加以具体分析。
2.摄取景物片段。这些课文都不太长,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描写好景物,必然只写片段景物。这种片段景物,可以是景物的空间片段,也可以是景物的时间片段。描写景物空间片段的,往时间上延长,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描写景物时间片段的,往空间上延长,描写在同一时段上的诸多景物。尽管还可以有其他写法,也可以不写景物片段,甚至随心所欲地写景,但那样写,无法集中写景,不可能写得充分、细致,而且章法混乱,或者呆板,缺乏艺术性。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要在这种景物片段上多加体会,以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象、更加充分的感受。
探究任务:理解了上面方法导引后,请你在《囚绿记》和《荷塘月色》中任意找出两种景物片段的描写,并加以具体分析。
3.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如《荷塘月色》创造了一种幽暗、优美、静谧的氛围和意境,在这种背景下,对文中各种景物的个性化描写都与这种氛围和意境相适应。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或者较多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者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应集中力量赏析富有特征的景物以及写景状物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这是化文字形象为脑海中的具体形象并进入课文情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体会和借鉴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
探究任务:根据上面的提示,了解写出景物特点的方法后,你能否从三篇散文中找到一处或两处写出景物特点的例子,并做具体的分析。
三、 体会美情
阅读导引:写景状物散文描写景物的形象、景物的特征,其间又伴随着作家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状写景物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写景中断是为着抒情写意或章法布局的需要,写景中断,代之以叙事或议论。然而情感必须贯穿始终,即使在作家沉浸于描写一景一物细部特征时也得保持感情的潜流,当然作家的情有时明显,有时隐晦,明晦多变,正显示文章情脉的跌宕多姿。这些课文的情感表现各有特色,请体会之。
方法导引: 1.情感的一致性。
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可以从上面三个方面(当然不排除其他方面)把握作品中的情感、作家的心怀;不但要理清写景状物的线索,还要理清作家的情感线索。
探究任务:试依据上面三种作者情感的体现特点,请你选择一种去对应分析《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中的某一篇。要求: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借助其他资料做具体分析,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小论文的结构:提出观点——举例分析——得出结论。(依据学生选择的篇目分为三组,初次写作小论文,可以分小组合作写,然后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