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  读《SMALL  IS  BEAUTIFUL》笔记

(2007-07-21 16:03:39)
标签:

感悟随笔

分类: 我的所闻
 

当我们人类的欲望无限地膨胀时,我们生存的自然世界便开始迅速地萎缩————物种的萎缩、森林的萎缩、耕地的萎缩、草原的萎缩、河流湖泊的萎缩……。人类占领的地盘越大,动物和生物群所生存的地盘就越小。面对人类越来越大的欲望,自然界在很多方面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萎缩着!因此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语:“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

 

这个世界一直遵循着牛顿先生发现的那个著名的“守衡定律”,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居住的地球就这么一个,我们居住的地球就那么一丁点大,人类在一个方面消耗多少,地球在另一个方面就会减少多少。地球这台天平是在不断地自我平衡着。宏伟的建筑物增多了,我们其他的用地便减少了;使用空调使自身凉快了,我们的地球便发烧了;工业发达了,可怕的污染便发生了;汽车增多了,温室效应便严重了……。

 

我们在不断地满足着我们的欲望,我们在无限地扩大人类的领域。

 

近来读了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三十多年前(1973年)出版的一本书《小的是美好的》,整本书都弥漫着作者对人类世界未来的忧虑,他忧心憧憧地写到:“我们正在快速消耗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本性资产,那就是宽厚的自然所一直提供的容忍限度。”肯定的,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宽容度肯定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们再不收敛我们的无度,不仅我们自己,就连这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也会毁在我们的手中。

 

舒马赫这本书1973年出版以后,到1979年六年间就再版了十二次  2007年又再次出版。三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出版,可见这书中的观点即使在今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舒马赫是一个经济学家,本质上他却用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的眼光观察分析我们所处的世界,忧虑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他绝对不会为了经济的发展而无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于我们今天很多人都引以骄傲的科技的飞速发展,他有着他独到的看法,他说:“科技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到了危险远比机遇增长得快的地步。”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很多人根本没认识到危机所在,那就是“炫目的科技成就加深了人类的幻觉,以为自己拥有无限能力,并同时营造出生产的问题早就解决的幻觉。”

 

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致命的错误看法,所以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在为该书作序时讲到:“从终极来看,人类永远不会战胜自然,因为我们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力量和智慧都来自于大自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局部怎么会大于整体呢?局部怎么能战胜整体呢?”

 

三十多年前,很多智识之士已经十分关注生态、关注环境问题了,舒马赫在书中大声地疾呼 “我们最好反思一下为何所有这些用语——污染、环境、生态学等等——突然间变得这么引人注目。…….我们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曾合成许多自然界所不知晓的物质。自然界面对这些物质毫无防御能力,也没有手段将这些物质排除。”

的确,日益发展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又给我们人类埋下了无数的隐患,以致因科技发明产生的合成垃圾,诸如白色污染、核燃料废物等等等等,地球还没做好消化的准备!可怕的是,看起来消化功能无所不能的地球,现在已经开始表现出腹泻的症状了!

 

舒马赫尤其关注能源问题,他指出:“化石燃油不是由人类制造,它们不能回收,它们一旦用完就永远用完了。”,并预言说“当世界不可再生的燃料资源————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在全球的分布极其不均,且在数量上毫无疑问又极其有限时,以前所未有的增长率来开采这些资源,很明显是一项对抗大自然的暴力行为,这必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类之间的暴力。”近年来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就是一个明证!这也不能不使我们相信有人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资源的争夺将成为21世纪人类战争的策源点。因此他说:“能源的核心地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没了能源,整个世界也跟着熄火了。”

 

“只要稍具洞察力就可以发现: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想让物质消耗作为无止境的增长根本就是水中捞月、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他强烈地指责了被我们有一些人无比向往、无比羡慕的超级大国——美国——大肆无度的消耗全人类资源,他说:“这世界上生活在美国的5.6%人口需要这个世界上大约40%的天然资源来让他们活下去。……一个使用了世界上40%的自然资源来供应不到6%的世界人口的工业体系若要被称为有效率的话,除非它在增进人类福祉、喜悦、文化、和平、和谐上有令人惊讶的成就。”而我们看到的这个充满贪欲的国家为了它难以填饱的胃口,却是四处惹是生非,挑起战火。

 

是啊,难道不是吗,当我们有些人正醉心于追求和体验美国式消费的时候,有人曾经算了一个账,如果中国也要比照着美国那样耗费人类有限的资源的话,我们还需要三到四个地球呢!

 

人们啊,在三十多年前,舒马赫的文章就告诫我们不要沉醉到今日的繁荣中去,这些都是假象,千万别得意忘形,千万别忘乎所以,他尖锐地指出:“我认为和平的基础不能依靠现代意义上的全球繁荣,因为这种繁荣,如果真的可以实现,也无非是通过激活人性中诸如贪婪和妒忌,这将摧毁人类的智能、幸福、平静及接着而来的和平。”

 

在舒马赫书中他饶有兴趣地引用了西方经济学大师、伟大的凯恩斯爵士在1930年全球性经济萧条时期的思路,面对萧条,凯恩斯转而思索“我们孙辈的经济前景”,并归结说每人都致富的日子不见得那么遥不可及。他认为,届时我们将会“再度视目的胜于手段,偏爱好的多于有用的”。

 

“但要小心!”凯恩斯接着说,“这种境界的日子尚未来到。至少在未来一百年里,不论对己或对人,我们必须假装公平即是犯规,且犯规才算公平,因为犯规有用,而公平无用。贪婪、高利贷及斤斤计较,在未来一段日子里仍是我们的上帝。因为惟有这些才能引领我们走出经济困境的隧道而迎向光明。”凯恩斯告诫说,经济要进步,惟有运用人类最强有力的自私动机,而这正是宗教及传统格言普遍训示我们要严加排斥的东西。……

 

我们不能不佩服凯恩斯伟大预见性,在距今七十多年前,凯恩斯就料事如神地作出如此论断!舒赫马写到:“而从那以后,事物以惊人的速度在演变。我们或许不必再等六十年,全球富裕就会来临。无论如何,凯恩斯的讯息是再清楚不过:小心!伦理的考量不仅仅是于事无补,而且还是实际的障碍,“因为犯规有用,而公平无用”。公义的日子尚未到来。往天堂之路铺满了邪恶的意图。”

 

大家别忘记了,“人不能单纯靠面包而活,还要靠上帝的福音而活。”所以,潘石屹在序言中还说: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平衡发展。

 

他很辩证地看待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业若无工业烘托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可“没有工业,生命还是可以继续,但是如果没有农业,那么生命也就跟着完蛋了。”他反对把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数据看得至高无上于是写出了“人类的本质不能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统计资料从来无法证明任何事情。”

 

在三十多年前他已经从能源到资源的大肆耗费感到了某种迫在眉睫的危机,他看到和谐地与我们的同类相处、和谐与我们的地球相处是人类生生延续下去至关重要的事情,他说:“现在人类已掌控自我毁灭的物理方法,和平问题显然比人类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突出,如果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缺少了某些持久的保证,和平又如何能够建立起来?”舒马赫在书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学习持续性的经济学任何事情,只有可以被视为能长期维持又不致造成突兀,才具经济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