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感悟随笔 |
再探 798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798开业已一个多月了,慕名而来。
由费大为先生策展的《'85新潮回顾展》无疑是798艺术园区最具分量的展览。
此次回顾展虽然对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所疏漏,但仍不失为是迄今为止对那个时代最为准确地概括和总结,也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文化脉络。
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当我看到这些久违了但又非常熟悉的图片与文字时,最恰当地用词当是——心潮澎湃!
这种用纯净的青春热血写就的历史,恐怕永远不再会有了。
而我们这一代人,终究要感谢历史给予了我们创造历史的机会。
赫然发现我那张被电影人糟蹋过的作品。(参见:我和老谋子的遭遇)
一间厂房改建得能够超越国家美术馆,有赖于出自包豪斯的当年的东德工程师。
黄永ping的作品不知何故被撤出了展场,只留了一张照片
常青画廊是我最喜欢的一间,当然是因为与我同龄的印第安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能与他在对物的感知和悟的述求方式产生共鸣,看他的作品似乎一见如故。可谓“大象无形”,此乃也。他的球,比我好。材料和做工就是主角儿。
安尼施.卡普尔绝对的大作
“天行健--中国当代前沿艺术展”,反映中国当代艺术最新状态
这样的庆典,不知画廊的老板、策展人、艺术家们心理接受吗?千万不要告诉我——yes!
但 看看这个漏狗和招牌的素质,似乎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这个老兄有点儿意思
夏小万的作品,让我想起32年前我的毕业创作——五层玻璃的装饰风景画。
艺术,还是需要娱乐地
李真的作品 非常完善的材料和工艺,喜欢之极,让人吃惊的是98年的作品
佩服耐克掌门人敏锐的嗅觉和顶极的商业头脑。那些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做商业设计的而不削于艺术探讨的设计师们,是否应该去好好地学习学习,看看米国人是怎样利用艺术与科学的概念“忽悠”中国消费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