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设计门槛”的问题:
网友,王选政:
----就连“设计艺术名篇选读”一类的课程,也还是只能找哲学、文艺学、人类学、建筑学、传播学、广告学、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那些与设计打“擦边球”的文章。
其实,这正是所谓"设计"的魅力所在.设计为人民服务,也可以理解为人人都可以设计.事实上,被某些人形而上了的设计[提升到~~高度?],本就不该有什么门槛的,他就是一种大众的生活行为.在我看来,很多乡下的老农,根据代代相传的技法,用草编织出新的小物件,就是一种最淳朴的设计行为:创造+生活而已.是生活,自然就要方方面面都包括了:"哲学、文艺学、人类学、建筑学、传播学、广告学、心理学"!当然,不幸的商业社会造就了"职业"设计师.
一个设计师,不是在多角度的了解社会和接触文化,只是用所谓"设计理论"在做设计,目前好象还没有见到如此牛人.
建筑自然有单独的体系.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里将设计分为"设计艺术"和"工业设计"两大块,目前看来,还是最妥当的一种办法:毕竟整个国家的设计教育都处在摸索阶段,姑且如此吧,还能奢求什么呢!
祝帅:
老王:说设计“本就不该有什么门槛的”.严重同意,但恐怕陈绍华老师不会同意:他一直坚持在用设计扫中国人的“美盲”呢!
至于学科分类,对学术自身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分类养活了一个有一个作为饭碗的产业。
设计理论就不必说了吧,想来我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P>
我的回复:
还是王先生比较理解我,谢谢!
“设计”确实不必设门槛,很也赞同王先生的意见,确实设计的行为和概念非常广博。祝帅说我是“一直坚持在用设计扫中国人的‘美盲’”,不是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