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见书法篆刻 |
在中央工艺美院的同学中,我佩服两个人,一是林晓,二是王见。
林晓,南通人,和我同班同宿舍,我以为他已是“画圣”(稍后介绍给大家)。
王见,甘肃人,和我同届,陶瓷系的,我以为他已是“书仙”。
我佩服王见,不仅是他的书法,更因他那西北汉子的风骨,还有他的勤学和为人低调。
这几天,因为想写他,我在网上搜索,有关他的消息区区数十条,在中国书协的网站里居然没有他的名录,以他目前的造诣和成就,本该已大红大紫,真可谓“大隐于市”。
(王见现任广州美院教授及书法彖刻研究室主任,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
1978年,我刚进工艺美院时听说陶瓷系有个书法天才,记得我还找陶瓷系的同乡去他宿舍专门看他的字,印象中是“画”字,风格多样,超然潇洒,可谓人字皆倜傥。
因我不懂字也不习字,又不在一个系,故交往甚少,毕业后不知所踪,多年没有音讯,只是听说他回到甘肃了,但作为书法才子的印象,却始终在我的记忆中。
2000年某日,忽然接到他的电话,说他来深圳办事,顺便来会会老同学,18年未见,当然高兴。
记得当时我在赶做一个急活,故一边干活一边等他,估摸大半个时辰后他到了,与曾经的印象变化不大,平和的目光中透着一种灵性。交谈中方知他已是广州美院教授,来广东已十余年了,真是鸡狗相临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俩都不善言词,故没呆多久他就告辞了,临走时送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篆刻集。
不料,第二天我收到他的一份他手书的传真,我一看吓了一跳,通篇牢骚,埋怨我没有远迎,因为人生地不熟,在我家小区一带让他好一通地瞎撞,故而数落我摆谱,怠慢了他云云…。呵呵!到底是西北人,够爽!我喜欢这样的性格,有气就撒出来。想想也是,自己在这儿住了十几年,觉得很简单,但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的确很难为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个大腕级的人物,更何况十八年没见了,确实太不象话了。人家发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马上打电话过去给他赔不是,看来他还是余怨未消,又遭他一痛抱怨和奚落,我只好厚着脸皮认错,请他息怒。
生气归生气,赔礼归赔礼,作为老同学,该帮忙还是要帮忙,我仍然厚着脸皮请他帮我写几个字。
适逢我正在给北京奥申委做纪念品设计,急需一款个性、时尚化的“新北京,新奥运”字体,自己试着写过几条,但怎么都不对,惨不忍睹,在这个节骨眼上撞上书法大师,当然不能放过喽,谁让他自投罗网,撞上枪口。等他气泻得差不多了,我遂向他提出非分要求,可话刚出口,却他又遭他一顿抢白。噢!你以为我写条字那么容易啊!那是要等待状态的你懂嘛!你以为我闲得没事啊!我忙得很!多少人拿着钱请我写字我都不搭理,你找别人吧,我没空!说完,他把电话扣了。呵呵!我真是自讨没趣。
可是,不曾料,两天后的午夜,我的传真机忽然打破寂静,随后吐出一大堆纸来,一看,我CAO!真TM的棒!我感动地差点儿掉出眼泪来,TM的!这才叫老同学!
我马上把电话打过去,关机了!呵呵!瞧我这个西北老乡,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