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上班,在石桥铺赛格下了公车之后还得再爬一个好陡好陡的坡才能到达公司。
昨日早晨照例听着MP3爬坡上坎儿,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在马路的左边,而是无意识地走到了马路的右边。想着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埋着头,略带踹气地一步一步踩在盲道上前行。
盲道上面的凹凸条纹能够让你的脚底切实感觉到一条道路的存在,而且无需你的思考,它也能够带领你直达那“无止尽”的前方。
那些被双眼遗弃,完全依赖于手中“竹杖”的点击以及脚底细微感触来寻找道路的人儿,理论上,盲道无疑成为他们在黑夜中摸索时的一点烛光,虽照得不远,但至少“看”得清脚下。但,现实总是残酷,理论跟现实总是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微妙错位。。。
我一直踩着盲道走着玩儿,忽然觉得娱乐性地踩走盲道确实不是一个礼貌的举动,所以立即将脚移开盲道,抬起头正准备穿马路,突然看见前方的一幕,实在让我惊讶,所以立即抓下来,各位请看:

细心的朋友有没有从这幅照片上看出什么端倪?
确实,如果你只是站在一个双眼健全的人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它没有美感。没有考虑光线、没有考虑构架、甚至没有主题。
但是,如果你是站在一位盲人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阴谋,我觉得简直是一个杀人的洞窟。。。
那些健全的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点便利,为了少绕那么几步路,就在这里直接截道修楼梯,通向他们的家,但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如果真的有盲人走这条盲道,万一一个不小心,他还能否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呢?
再定睛一看,更是让我倍感无语,在梯坎的这方有盲道,为何到了梯坎那端便没有了呢?
这不禁让我开始疑惑:到底是先有盲道,居民截道修楼梯;还是楼梯本身就存在,后铺上的盲道?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成立,当地的城建都是有脱不了责任。
如果是居民擅自破坏道路(依路面来看,截道也有些日子),那么这么长时间城建为何没有任何有效措施?
如果是后铺上的盲道,那为何会出现盲道脱节的现象?
此事说小也小,但说大也就大了。。。
到了公司,手脚忙碌着,眼球骨碌着,思维更是跳跃着。盲道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下午三点过,忙碌之后的缓暂清闲,泡了杯碧螺春坐在阳台上享受下午茶时光。上午的一幕忽地袭击我的头脑,我只想到“执行力”三个字。
国家切实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来做此项工程,相信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都能感受过脚底那些轻微凹凸的砖块,所以我们不能够说社会没有关注弱势群体,也不能说国家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去做。
只是,所谓的方针政策出台了,刚开始,全国人民也在风风火火地响应,但之后呢,有没有什么力量把这些好的方针政策推行到最后,做成一个完整的圆,而不是往往现实反映出来的虎头蛇尾。。。
很多时候,国家领导者的想法是好,但政府“执行力”不够,不仅没有切实解决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还惹出更多的社会问题——最后,尾大不掉。
随意说说,有点愤青,不过是实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