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剩女之“浅见”

(2013-03-26 23:41:52)
标签:

单身

浅见

代表

也就是

方法

分类: 社会政治

    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赶上了人类社会加速大发展的阶段,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和变化都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为过去式了。剩女的出现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全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剩女问题就如此惹人眼球呢?还是前面的讲的话,在西方,剩女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中国则是从传统的集权专制的皇权社会急剧转变过来的,根本没有经历逐渐的过渡,社会的发展也不会给你过多思考的时间,直接逼你和国际接轨。

    其实,剩女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以及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知识日益膨胀爆炸,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的完成非常的复杂的社会事务,因此,社会更加朝着细化分工,团队合作的方向发展。这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复杂化,从某种程度上会消解传统的男权社会,形成一种男女更加平等的男女关系状况。同时,由于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女性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日益深入的参与到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才华、能力,经济基础必然不断增长,必然伴随着对人性束缚的解放,而剩女大部分都是主动解放自己的独立女性。

    当男女的平等日益平衡的时候,新问题就出现了----社会角色的扮演和社会化程度。我们的社会是从传统社会发展而来的,男人一出生就不自觉的接受传统男权社会角色的熏陶----男子汉要勇敢、坚强,敢于负责;对于家庭要承担养家的责任,感情的责任等;对于社会要有良知,追求上进,懂的悲悯,独立思考,融入人类梦想。而这些,在传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里面对于女孩子要求少之又少。于是,当在经济独立方面,事实上形成男女平等的时候,观念上的差距还没有弥合的情况下,剩女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剩女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自我调整的产物,除了会调整男女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外,可能还会对一夫一妻制产生挑战,当然这是其他议题,这里不做展开阐述。

    在传统的择偶观念上,女性一般不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男性,同时对追求的自己的男性既会横向(甲和乙比较)比较,又会纵向(拿男人和自己比)比较。这样一来就真的麻烦了,不要以为可以选择是一种权利,当你选不出来的时候,那就是悲剧了。有时候有很多选择比没有选择更难,更痛苦,这或许都是剩女们心中的纠结。特别是,在经济独立的情况下,有点才华的女人可能有点自我膨胀(其实上帝造人在智力和智慧上是相差不大的),这样子找比自己优秀的男人,更加困难。据我接触的几枚剩女来看,生活交往相对封闭,思想也相对封闭陈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骄傲的挑剔是基本的现状,这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不一定代表所有剩女。

    男人,相对社会化程度高,自然从人际交往和思想认知更容易和这个社会保持同步。男人择偶则是主动选择,看到心动的或者合适的就直接追求了。因此,稍微有点经济基础和成就的都会在合适的年龄结婚了,剩下的男人们,要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了,要么就是潜力股还没有爆发,对于带有传统思想观念的女性来讲,这些剩男无疑不入法眼。那么这就是社会的裂痕,一部分所谓“优秀”的女人和相当一部分潜力的男人和失败的男人都不得不接受现实。

    理论方面的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些东西了,当然欢迎大家来讨论补充了。下面我想给想结婚的剩女们提一点技术方面的建议。女性的最佳的婚嫁年龄我想大概在18-30周岁之间,这段时间基本上处于大学和工作七八年以内的这段时间。有一个发生爱情的比例是碰到一万到两万个异性会有一个和自己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这是十二年的时间里面,你平均每年要接触异性数量达到800-1600个。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绝不可能一定到这么多才会碰到。因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公司,或者是社会都会组织相关的志趣相投的活动团体,这些交往中,会碰到很多兴趣相同的异性,这里面产生爱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敞开心扉,只有宽容的接纳和包容,才能找到爱情,因为男人和女人从小喜欢的东西,做事的方式,思考的方式都非常的不一样,即使是志趣相投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宽容,学会接纳别人,这都是提高爱情成功率的方法。当然,我也希望有一些能力强的女性去主动承担起责任,有时候,女主外,男主内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人类社会也曾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而且社会一直在不断的开放和包容中发展进步,为什么不呢?

   好吧,让社会和谐,祝福剩女们早日结束单身生活,也祝福剩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幸福象限
后一篇:信用创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